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有化成歸宿?能源危機致巨虧后,歐洲多國政府接盤能源巨頭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4 09:46:08

◎有分析指出,政府接盤意在豐富同俄羅斯展開“能源交鋒”的手段。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譚玉涵    

圖片來源:新華社 克里斯泰爾 攝

持續的俄烏沖突導致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飆升,而能源危機的加劇不僅使得歐元近20年來首次跌至與美元平價、歐洲普通消費者的能源成本上升,就連歐洲能源巨頭的日子也難上加難。被國有化,似乎成為了部分歐洲能源巨頭的潛在歸宿。例如,法國電力或將開啟完全國有化進程,德國能源巨頭Uniper也已在上周向德國政府尋求援助,英國政府據稱3月就在準備救援“俄氣”英國能源子公司Gazprom Energy……

有分析指出,近來歐洲政府對能源企業頻頻出手,一方面是意在加強對國內能源市場的控制權,平緩通脹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尋求拓寬同俄羅斯“能源交鋒”的手段與方法。

德國能源巨頭Uniper向政府“求助”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8日,德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Uniper集團正式向政府提出國家援助申請。該集團在當前的天然氣危機中陷入困境,目前正在與聯邦政府商討具體的援助方案。

據德國《世界報》報道稱,德國聯邦議院5月通過修訂后的新版能源安全法草案,按照規定,在緊急狀態下國家可接管能源公司。

據悉,德國總理朔爾茨已承諾會對Uniper進行援助,但未透露援助的具體細節。彭博社本周一報道稱,德國政府準備“很快”就是否救助Uniper做出決定,但目前其與Uniper的談判“很困難”。


圖片來源:攝圖網_300885577

俄烏沖突削減了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的供應。作為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Gazprom)與德國工廠和市政當局間的“中間人”,Uniper被迫購買液化天然氣等更為昂貴的替代品,以彌補燃料的短缺。然而,就目前而言,Uniper無法將這些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據外媒估算,俄羅斯削減天然氣供應,可能使Uniper SE每天損失3000萬歐元。目前該公司股價已較一年前下跌了56%。

雪上加霜的是,當地時間7月11日,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最大單一管道——“北溪1號(Nord Stream 1)”開始為期10天(7月11日~7月21日)的年度維護。德國政府、市場和企業紛紛擔心,由于俄烏沖突的持續,該管道的關閉時間可能會延長。

Uniper CEO克勞斯-迪特爾·馬巴赫(Klaus-Dieter Maubach)周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Uniper正在吸收“這些燃料減供帶來的大部分成本上升,從而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他還補充稱,Uniper可能虧損高達100億歐元,供需失衡令其可能必須最早下周開始從儲存設施中提取天然氣,這將進一步減少接下來冬季可用的供應。

法國電力或將完全收歸國有

據路透社,法國政府7月7日表示,計劃收購電力巨頭法國電力(Électricité de France,下稱EDF,EDF.PA,股價10.23歐元,市值395.42億歐元)剩余16%的股權,將其完全國有化。該交易預計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算上未償還的可轉債以及對當前市場價格的溢價,成本可高達近100億歐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80631

彭博社報道中稱,EDF2021年的核發電量占全法國總發電量的69%,但今年的發電量卻預計將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到2023年預計也無法完全恢復,原因是EDF要對十幾個反應堆的關鍵管道和小裂縫進行檢查和維修,同時還要對其他反應堆進行定期維護。

法國BFM電視臺報道稱,俄烏沖突爆發和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能源價格飛漲導致發電成本驟增,EDF據測算背負著430億歐元的巨額債務。同時,由于政府要求EDF啟動新的核反應堆建設計劃,集團的財務狀況預計將進一步承壓。

俄羅斯《生意人報》6日援引俄經濟學家羅任科的話表示,在歐洲市場高電價的背景下,EDF發現自己掉入了“陷阱”:為了履行能源供應合同,不但要負擔核電,還不得不以高價在國際市場上買入能源

截至周二收盤,EDF的股價仍較2021年初的高點3.25歐元累計下挫40%

此前,為安撫市場,EDF宣布啟動總額達31億歐元的增資計劃,其中政府作為大股東將認購26.54億歐元。分析認為,EDF的國有化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市場對能源和電力供應的恐慌情緒。總理博爾內承諾,重新國有化EDF將為其儲備充足的資金。

俄烏沖突引爆歐洲能源危機 備用能源國卻未加大供給

除了德法外,英國的能源公司也未能幸免,今年3月英國政府被披露正準備救援“俄氣”的英國能源子公司Gazprom Energy。俄烏沖突爆發后,Gazprom Energy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該公司此前負責向約20%的英國公司供應天然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近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一項50億歐元的援助方案,將以直接撥款的形式支持能源密集型企業。能源咨詢公司GasVista LLC負責人古茲曼認為,歐洲各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僅僅只是個開始。

最近幾個月以來,歐洲各國一直擔心俄羅斯天然氣停供。俄羅斯的天然氣占整個歐洲進口量的40%左右,一直是歐洲大陸至關重要的能源供應方。如今,隨著俄羅斯方面大幅削減天然氣供應量,導致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迫使許多歐洲國家求助于應急計劃,而雪上加霜的是,挪威和北非的備用能源供應國卻沒有加大能源供給的力度。

咨詢公司Rapidan energy Group全球天然氣市場專家亞歷克斯·芒頓(Alex Munton)認為,“這是歐洲發生過的最極端的能源危機,歐洲面臨的前景是,在最需要天然氣的時候,也就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卻沒有足夠的天然氣。”

英國《金融時報》本周報道稱,歐洲電力價格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明年交付的德國基荷電力(歐洲基準價格)漲至每兆瓦時325歐元,今年年初以來,法國的同等電力合同價格翻了一番,達到每兆瓦時366歐元。

在這場席卷全歐洲的能源危機中,表現最為明顯的非德國莫屬。據《金融時報》,德國已經被迫采取了一系列節能措施,包括定量的熱水供應、調暗街燈,以及關閉泳池等。此外,德國已經進入德國天然氣三級應急方案中的第二級別,這是政府施行燃料消費配給制前的一個步驟。

2022年以來歐洲消費者不斷被能源價格高漲“刺痛”。德國《圖片報》7月6日引述德國價格調查網站check24網站的數據,一個普通家庭2021年天然氣取暖的價格是1290歐元,今年高達2752歐元。

與此同時,有分析指出,歐洲多國推動“國有化”能源企業的背后,也意在豐富同俄羅斯展開“能源交鋒”的手段。今年4月初,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就已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德國子公司采取“接管”措施。目前該公司已被置于負責電力、能源、鐵路及通信網絡的聯邦網絡局的信托管理之下。俄方強調,任何此類行為都是違反國際法的。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8063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圖片來源:新華社克里斯泰爾攝 持續的俄烏沖突導致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飆升,而能源危機的加劇不僅使得歐元近20年來首次跌至與美元平價、歐洲普通消費者的能源成本上升,就連歐洲能源巨頭的日子也難上加難。被國有化,似乎成為了部分歐洲能源巨頭的潛在歸宿。例如,法國電力或將開啟完全國有化進程,德國能源巨頭Uniper也已在上周向德國政府尋求援助,英國政府據稱3月就在準備救援“俄氣”英國能源子公司GazpromEnergy…… 有分析指出,近來歐洲政府對能源企業頻頻出手,一方面是意在加強對國內能源市場的控制權,平緩通脹壓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尋求拓寬同俄羅斯“能源交鋒”的手段與方法。 德國能源巨頭Uniper向政府“求助”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7月8日,德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Uniper集團正式向政府提出國家援助申請。該集團在當前的天然氣危機中陷入困境,目前正在與聯邦政府商討具體的援助方案。 據德國《世界報》報道稱,德國聯邦議院5月通過修訂后的新版能源安全法草案,按照規定,在緊急狀態下國家可接管能源公司。 據悉,德國總理朔爾茨已承諾會對Uniper進行援助,但未透露援助的具體細節。彭博社本周一報道稱,德國政府準備“很快”就是否救助Uniper做出決定,但目前其與Uniper的談判“很困難”。 圖片來源:攝圖網_300885577 俄烏沖突削減了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的供應。作為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Gazprom)與德國工廠和市政當局間的“中間人”,Uniper被迫購買液化天然氣等更為昂貴的替代品,以彌補燃料的短缺。然而,就目前而言,Uniper無法將這些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據外媒估算,俄羅斯削減天然氣供應,可能使UniperSE每天損失3000萬歐元。目前該公司股價已較一年前下跌了56%。 雪上加霜的是,當地時間7月11日,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最大單一管道——“北溪1號(NordStream1)”開始為期10天(7月11日~7月21日)的年度維護。德國政府、市場和企業紛紛擔心,由于俄烏沖突的持續,該管道的關閉時間可能會延長。 UniperCEO克勞斯-迪特爾·馬巴赫(Klaus-DieterMaubach)周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Uniper正在吸收“這些燃料減供帶來的大部分成本上升,從而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他還補充稱,Uniper可能虧損高達100億歐元,供需失衡令其可能必須最早下周開始從儲存設施中提取天然氣,這將進一步減少接下來冬季可用的供應。 法國電力或將完全收歸國有 據路透社,法國政府7月7日表示,計劃收購電力巨頭法國電力(électricitédeFrance,下稱EDF,EDF.PA,股價10.23歐元,市值395.42億歐元)剩余16%的股權,將其完全國有化。該交易預計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交易算上未償還的可轉債以及對當前市場價格的溢價,成本可高達近100億歐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80631 彭博社報道中稱,EDF2021年的核發電量占全法國總發電量的69%,但今年的發電量卻預計將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平,到2023年預計也無法完全恢復,原因是EDF要對十幾個反應堆的關鍵管道和小裂縫進行檢查和維修,同時還要對其他反應堆進行定期維護。 法國BFM電視臺報道稱,俄烏沖突爆發和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能源價格飛漲導致發電成本驟增,EDF據測算背負著430億歐元的巨額債務。同時,由于政府要求EDF啟動新的核反應堆建設計劃,集團的財務狀況預計將進一步承壓。 俄羅斯《生意人報》6日援引俄經濟學家羅任科的話表示,在歐洲市場高電價的背景下,EDF發現自己掉入了“陷阱”:為了履行能源供應合同,不但要負擔核電,還不得不以高價在國際市場上買入能源。 截至周二收盤,EDF的股價仍較2021年初的高點3.25歐元累計下挫40%。 此前,為安撫市場,EDF宣布啟動總額達31億歐元的增資計劃,其中政府作為大股東將認購26.54億歐元。分析認為,EDF的國有化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市場對能源和電力供應的恐慌情緒。總理博爾內承諾,重新國有化EDF將為其儲備充足的資金。 俄烏沖突引爆歐洲能源危機備用能源國卻未加大供給 除了德法外,英國的能源公司也未能幸免,今年3月英國政府被披露正準備救援“俄氣”的英國能源子公司GazpromEnergy。俄烏沖突爆發后,GazpromEnergy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該公司此前負責向約20%的英國公司供應天然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近日,歐盟委員會批準一項50億歐元的援助方案,將以直接撥款的形式支持能源密集型企業。能源咨詢公司GasVistaLLC負責人古茲曼認為,歐洲各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僅僅只是個開始。 最近幾個月以來,歐洲各國一直擔心俄羅斯天然氣停供。俄羅斯的天然氣占整個歐洲進口量的40%左右,一直是歐洲大陸至關重要的能源供應方。如今,隨著俄羅斯方面大幅削減天然氣供應量,導致歐洲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迫使許多歐洲國家求助于應急計劃,而雪上加霜的是,挪威和北非的備用能源供應國卻沒有加大能源供給的力度。 咨詢公司RapidanenergyGroup全球天然氣市場專家亞歷克斯·芒頓(AlexMunton)認為,“這是歐洲發生過的最極端的能源危機,歐洲面臨的前景是,在最需要天然氣的時候,也就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卻沒有足夠的天然氣。” 英國《金融時報》本周報道稱,歐洲電力價格已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明年交付的德國基荷電力(歐洲基準價格)漲至每兆瓦時325歐元,今年年初以來,法國的同等電力合同價格翻了一番,達到每兆瓦時366歐元。 在這場席卷全歐洲的能源危機中,表現最為明顯的非德國莫屬。據《金融時報》,德國已經被迫采取了一系列節能措施,包括定量的熱水供應、調暗街燈,以及關閉泳池等。此外,德國已經進入德國天然氣三級應急方案中的第二級別,這是政府施行燃料消費配給制前的一個步驟。 2022年以來歐洲消費者不斷被能源價格高漲“刺痛”。德國《圖片報》7月6日引述德國價格調查網站check24網站的數據,一個普通家庭2021年天然氣取暖的價格是1290歐元,今年高達2752歐元。 與此同時,有分析指出,歐洲多國推動“國有化”能源企業的背后,也意在豐富同俄羅斯展開“能源交鋒”的手段。今年4月初,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就已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德國子公司采取“接管”措施。目前該公司已被置于負責電力、能源、鐵路及通信網絡的聯邦網絡局的信托管理之下。俄方強調,任何此類行為都是違反國際法的。
環球市場情報 天然氣 電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免费看视频三区中文字幕 | 在线视频亚洲精品 | 五十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