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09 18:17:36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彭水萍
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年度證券行業金鼎獎“正在火熱進行中,而于今年新設立的“最佳券結基金服務商”更是迎來了券商的追捧。統計顯示,共有30多家券商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2018年3月,證監會啟動券商結算模式試點工作,并于次年正式轉為常態化模式。而券結基金的發行數量也逐年走高。Wind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新成立的券結基金數量達到了138只,已超過了2021年全年132只的總量。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10945
券結基金能有效協同券商、銀行、公募和投資者的利益,潛力巨大,近幾年來正高速發展。
Wind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新成立的券結基金數量達到了138只,已超過了2021年全年132只的總量,并創出了自2018年券結基金開啟以來的新高。
東方證券金融工程團隊此前的統計顯示,2021年度共計132只新基金采用券商結算模式進行證券交易。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目前共計258只基金采取券商結算模式,較2020年底的126只基金數量翻倍。
數據進一步顯示,2021年募集規模超50億的券結基金高達9只。而在新基金延長募集和募集失敗的情況頻現的2022年,從單品發行量來看,2022年公募權益新基金首發規模最高的為易方達品質動能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成立規模達到了99.112億元。而該基金就是一只券結基金。興證全球合瑞基金發行規模逼近50億元,最近成立的南方均衡成長首發規模超過了30億元。從發行基金的類型來看,今年新成立的券結基金主要為偏股混合型和指數型基金,其中前者數量達到了84只,占2022年新增券結基金總數的60.87%。2021年新出現券結QDII基金和券結FOF基金,而今年券結FOF的數量已達到了5只。
毫無疑問,券商將持續受益于財富管理長邏輯,增厚利潤的同時也需要顯著提升業績穩健性,而當下最重要的三個方向在于券結基金、基金投顧和私募基金。也因此,券結基金迎來了快速的發展。
而在券結基金的布局上,券商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同時體現出一定的差異化。
興業證券是業內首批參與券結業務的券商之一,公司將券結業務作為戰略性業務進行布局。公司已搭建完善的券結業務內部控制流程、組織架構、交易系統及相關業務配套設施,為基金產品提供安全、便捷和全面的券結服務。2018年券結業務試點初期,公司即落地首只基金產品,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定業務規模優勢。目前公司已與市場多家頭部基金公司開展券結業務深度合作。
國信證券高度重視券結基金業務,將其視為財富管理轉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公司內部形成了代銷、交易、結算、托管、研究、兩融等條線相互協同的業務機制,為基金管理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廣發證券則是率先開展券結合作,于2018年發行首只券結產品,同時舉公司之力推動創新,在業內首家實現深市跨市場ETF券結、滬市跨市場ETF券結、類QFII交易結算模式。此外,廣發證券與眾多基金公司合作,產品類型涉及混合偏股、ETF、量化增強、smart beta、定增策略等多種類型。
國金證券選擇與優秀管理人積極合作,打造國金特色的“金安”系列券結基金品牌,這個系列下凝聚著對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全方位的深度考量,從而解決投資者選基難的問題。從客戶資產配置角度出發,“金安”系列券結基金涵蓋藍籌價值、指數增強等諸多策略,以供投資者進行合理配置。
華西證券作為首批推廣券結模式業務的券商之一,曾在2021年10月,博時優質鑫選一年期基金募集之時,取得當年券結基金券商端單日募集規模之最,達到了35.75億元。未來,華西證券會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券結產品池,為買方投顧為代表的財富管理3.0轉型助力。
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2年度證券行業金鼎獎”也新設置了“最佳券結基金服務商”,更是迎來了30多家券商的激烈爭奪,覆蓋的基金公司數量最多、落地的券結基金產品數量最多、券結基金規模最大、券結基金有自身特色,一系列指標都將成為“最佳券結基金服務商”評判的重要指標。誰將會笑到最后,一切都在即將舉辦的“2022年度證券行業金鼎獎”頒獎典禮上公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3109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