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1 23:42:54
◎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顯著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形成,連接設備近8000萬臺/套。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11月21日,2022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成果發布會在湖北武漢舉行。會上發布了系列研究報告,推介了一批典型實踐案例,展示了一批創新發展成果,為更多行業、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統籌謀劃、系統推進5G與工業互聯網發展各項工作,有力地支撐了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一是全力鋪路搭橋,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高質量外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全面建成。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顯著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加快形成,連接設備近8000萬臺/套。
二是政策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形成合力。以國家“十四五”規劃為指引,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系統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安全、一體化發展,加快構筑完善支撐5G+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31個省、區、市均已出臺5G和工業互聯網相關支持政策。
三是深化融合應用,賦能倍增效應凸顯。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邁出更堅實步伐。全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4000個,已在采礦、裝備、電力等十個重點行業和領域形成了20個典型應用場景。行業賦能、賦值、賦智的作用日益凸顯。
王鵬表示,下一步,推動“5G+工業互聯網”發展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把產業基礎夯得更實;二是要發揮產業各方協同作用,把產業生態拓得更寬;三是要加大信息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力度,把產業應用做得更深。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副主任趙榮貴在會上發布了《2022年度中國5G+工業互聯網輿情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系統梳理了2021年11月以來,“5G+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的輿情傳播情況,推出了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我國企業“5G+工業互聯網”發展綜合傳播力指數榜單,并就社會熱點議題、輿論評價、輿情傳播特點、相關輿情風險點等進行了分析解讀。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蕊 攝
近年來,我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發展水平持續提升,“5G+工業互聯網”應用加速成熟,涌現出眾多極具前瞻性與代表性的創新成果。本次成果發布會聚焦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節能減碳、網絡技術等四大相關領域,還發布了7個可借鑒、可推廣的有效經驗和優秀成果,在推動“5G+工業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規模化發展方面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其中,聚焦5G全連接工廠,發布了2個典型應用標桿案例。“浪潮蘇州5G全連接工廠項目”解決了工廠的網絡延遲、生產效率低、成品合格率低、數據安全等業務痛點,實現了產品質量提升20%、運營成本降低10%、企業產能提升15%的巨大成效。格創東智助力武漢華星打造全球領先的5G全連接工廠,將對我國晶圓制造、半導體顯示制造、光伏制造等泛半導體行業開展5G全連接工廠建設和探索起到重要的示范效應,相關建設運營經驗及模式對于我國半導體行業總體競爭能力的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蕊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