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1 15:07:08
每經編輯|黃勝
據公眾號“天天看余杭”,近日,一種名為苕溪鱲(liè)的魚類首次在杭州余杭區的苕溪被發現。經原鄉團隊與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上海海洋大學等進行合作研究,最終共同確認了該新物種的誕生。
苕溪鱲身形小巧,通體閃耀著寶藍色的金屬光澤,其中夾雜著檸檬黃的點綴,宛如水中的一顆寶石,夢幻且耀眼。
圖源:天天看余杭
目前僅知,苕溪鱲分布于苕溪水系。除了在余杭境內被首次發現,湖州德清、留下街道小和山附近,也發現了它們的行蹤。
據了解,該物種的發現不僅是余杭區野生動植物本底調查的標志性成果,也意味著苕溪終于擁有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物種!
網友評論
@古德貓:上班摸魚的最高境界!
@Veneno:我們山里頭這個魚很多的,土話叫花三七
@德天下:我們本地人都叫紅皮拉子。
@逆流而上的魚DQ :太美了,生態環境好了,物種也恢復了。
@沙漠里的撒哈拉:以前的河里,有一種魚我們叫桃花板,和這個好。
@淡紫深藍SW:寶藍色好美啊。
什么是鱲?
鱲(liè)是我國最美麗的原生魚之一,也叫桃花魚。我國關于鱲的記載最早可追述到1500年前的南朝,最開始這種魚可能因為其特別發達的臀鰭如野獸頸部揚起的鬃毛(鬣)而得名。現如今鱲廣泛指代鯉科馬口魚亞科的部分魚類,該類群的雄性往往在繁殖季節展現出異常艷麗的體色,并且在頭部長出發達的星珠用來搏斗與求偶。鱲屬是其中最常見的一類,目前該屬下包含寬鰭鱲、中華鱲與棘頰鱲三個物種。
而就在近三個月前,浙江麗水也首次發現了一全球新物種。
據央視新聞,2022年11月30日上午,浙江麗水市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市行政中心舉行。會上宣布麗水市發現一個淡水魚類新物種——甌江小鰾鮈[biào jū] (Microphysogobio oujiangensis),并正式發布《麗水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這也是全國首個地市級層面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
圖源:央視新聞
姓名:甌江小鰾鮈學名:Microphysogobio oujiangensis
發現時間:2021年
發現地點:縉云縣盤溪
2021年,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調查人員在縉云縣盤溪采集到一批小鰾鮈標本,發現其與鄰近分布的其他小鰾鮈物種存在差異。在經過詳細的形態學比較與分子系統發育分析后,認定這是一個新的物種。由于目前已知其僅在甌江流域分布,遂以甌江命名。
甌江小鰾鮈是一種小型魚類,全長一般不超過10cm;通常棲息在河流的中下游,白天藏身在較深的水域,傍晚時則游到較淺的水域進行覓食,一般以藻類和小型底棲動物為食。
圖源:央視新聞
2019年12月以來,麗水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全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共調查發現本土魚類134種;2021年通過實施甌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麗水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進一步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甌江小鰾鮈新物種的發現,充分表明了甌江流域優質的水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水生生物多樣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天天看余杭”公眾號、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天天看余杭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