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速度還錢,否則拍賣房子!有人提前還房貸惹上官司,法院提醒不要這么做→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2 19:11:51

每經編輯|程鵬    

CFF20LXzkOyZiaNnjbOUx7srPwUoibKEop8FvjPofhFEeklqZqRViczpot4FVs7ETgGM5Bw6PSaJbU1gibBY3yFiaOA.jpg

房貸轉經營貸火熱之際,已有借款人被銀行起訴要求提前還款。

3月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廣州中院)發布消息稱,有借款人違反合同約定擅自改變貸款用途,將180萬元經營貸款部分挪用于清償房貸,被銀行訴至法院。

法院判決要求借款人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天內,向銀行清償借款本金180萬元及罰息;在肖某不履行債務時,銀行對肖某提供的抵押房產折價或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作為保證人某公司也對肖某的全部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CFF20LXzkOxI8iaiaqiaHmwA7ibcB3u84mEhE3aJCoiaibNRc8G9ibxLMX6hYbRjh4qMrlN0AlGJX0Qzc8BO6B0kQKLnA.png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經營貸用于歸還房貸

有銀行起訴借款人,獲法院判決支持

近兩年,有背負房貸的人頻頻收到中介機構對經營貸的推銷信息。

券商中國3月2日報道,“經營貸年化2.8%,100萬月供只要2300元,征信不錯,在深圳有房即可辦理。”記者近日又收到一則有關房貸轉經營貸的推銷短信。

個人獲取經營貸后轉而用來償還房貸,是否安全,到底會受到怎樣的處罰?來看最新的法院判決案例。

3月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廣州中院)發布消息稱,有借款人違反合同約定擅自改變貸款用途,將經營貸款用于清償房貸,被銀行訴至法院。

據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3月1日介紹,某銀行(貸款人)與肖某(借款人)、某公司(保證人)簽訂《個人擔保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借款金額180萬元;借款用途生產經營周轉;借款期限60個月;借款人未按約定用途使用借款、未提供用途證明,或提供虛假用途證明,或未按約定按期足額償還借款的,貸款人有權限期糾正違約行為、提前收回已發放借款,有權提前行使擔保權等;肖某以其房產作為抵押,某公司為連帶保證人。

某銀行提交的銀保監部門查證情況顯示:肖某將約定用途為生產經營周轉的貸款部分挪用于償還房貸。故某銀行根據《個人擔保借款合同》約定行使檢查、監督借款使用情況的權利,以肖某違反貸款用途將款項用于樓市為由,要求肖某提供資金用途證明,但肖某拒絕依約提供資金用途證明。

某銀行遂向法院起訴,請求肖某償還借款本金180萬元及利息、罰息、復利,并對肖某提供的抵押房產享有優先受償權,某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最終,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肖某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向某銀行清償借款本金180萬元及罰息;在肖某不履行債務時,某銀行對肖某提供的抵押房產折價或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某公司對肖某的全部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CFF20LXzkOxI8iaiaqiaHmwA7ibcB3u84mEhHIU41oUO98ASlAFE51FjQdj8VDfhA9ccicabKWcVssE8dOAqXukfxRA.jp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包晶晶 攝(資料圖)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經營貸換房貸

不是“餡餅”是陷阱

據澎湃新聞,肖某的上述行為,其實就近幾年較為火熱的“轉貸”行為。在“LPR+加點”的貸款定價機制下,目前存量房貸利率的加點數是固定的。由于前期加點較高,即便LPR有所下調,對存量貸款客戶而言利率依然較高。相比之下,當前,經營貸的利率要遠低于存量房貸利率,一些此前在房貸利率高位購房的消費者,受限于資金實力無力提前還貸,但仍然愿意通過轉貸的方式“鋌而走險”。

據中國商報2月13日報道,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理論上,存量房利率的調整,貸款人可和銀行進行協商,協商一致就可進行變更,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銀行并不會單就利率和貸款人進行協商,只接受提前還貸的申請。

“目前來看,銀行對存量房貸利率進行統一下調的可能性很小。”張波指出,絕大部分的存量房貸利率水平是根據LPR加減基點來調節的(少量存量房是采取固定利率方式),這本身已經是兼顧到市場動態變化層面,并且房貸利率的調整本身也是寫入合同之中的,貸款方在簽訂時也知曉利率設定。

另據券商中國,2月28日,記者在某國有大行深圳福田一家支行咨詢提前還房貸事宜,銀行工作人員在問及提前還房貸問題時,會問及客戶資金是閑置資金還是經營貸而來的資金,并要求簽署承諾提前還貸資金不屬于經營貸資金。

上述銀行工作人員還表示一些經營貸的客戶也會面臨監管的抽查,如果抽中將會要求前來說明貸款后資金使用流向,如果不能證明用于企業經營,則面臨收回貸款的懲罰。

經營貸紛紛轉用于償還房貸,主要原因還是在于雙方存在利差。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盡管房貸利率持續下調,但是2018年至2021年期間辦理的不少地方的房貸利率仍高達5%~6%,即使跟隨LPR下調,而此前購房者所加的基點依舊不低。

同時,疫情期間,2022年以來,為了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經營貸利率不斷下調,一些經營貸利率降低至3.6%左右,且銀行經營貸業務額度充足。

在存量房貸利率與經營貸利率倒掛之下,一些中介機構開始提供幫助個人客戶偽造公司資料,替其申請銀行經營貸款,轉而償還長期房貸,從而降低利息。

今年2月9日,央行、銀保監會召開部分商業銀行座談會,針對部分借款人違規使用經營貸、消費貸提前還款的情況,要求商業銀行持續做好貸前貸后管理,加強風險警示;監管部門將加大檢查處罰力度,及時查處違規中介并披露典型案例。

今年2月10日,遼寧銀保監局發布“關于警惕不法貸款中介誘導消費者違規轉貸的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這種操作會讓自己陷入違規轉貸的多重風險之中,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經營貸是銀行向個體工商戶或小微企業等經營實體發放的經營性用途的貸款。借款人須如實提供貸款申請資料,如偽造經營資料獲得貸款,則涉嫌騙貸,情節嚴重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經營貸不得違規用于購房、結清房款、償還其他渠道墊付的房款,違規使用將會被提前收回貸款。

浙江銀保監局在去年12月發布的風險提示中直接指出,經營貸換房貸,不是“餡餅”是陷阱。一般情況下,“貸款中介”會先向消費者提供資金用于結清房貸,再讓借款人以該房產作為抵押物向銀行申請經營貸款,借款人用該筆經營貸款償還“貸款中介”的借款并支付一定服務費。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資料圖)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國商報、浙江銀保監局、遼寧銀保監局、澎湃新聞、券商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国产丝瓜 | 中文字幕精品制服丝袜 | 伊人久久综合狼伊人久久 | 五月丁香六月婷婷网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久久 | 日本亚洲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