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錢峰:“一帶一路”合作為中國與中亞的“黃金三十年”增加了最燦爛的成色,未來周邊命運共同體意識將日益增強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8 20:29:00

◎ 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對每經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的十年是中國與中亞合作三十載里成績最大、亮點最多的十年。

每經記者 李孟林    每經編輯 蘭素英    

2023年9月7日,“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暨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中亞分論壇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舉行。

活動上,來自太和智庫、哈薩克斯坦智庫的專家,中方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話“一帶一路”倡議取得的成就,展望下一階段合作的新趨勢、新機會。活動期間,參與圓桌討論的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的專訪。

錢峰認為,過去的十年是中國與中亞合作三十載里成績最大、亮點最多的十年,政治上樹立了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典范,經濟上的相互吸引力由弱變強,給雙方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有力地駁斥了倡議提出之初國際上的質疑之聲。

展望未來,錢峰認為,隨著中國-中亞峰會、“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的建立和運行,中國和中亞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中國和中亞將持續擴大經貿、安全、文化學術等領域的深入交流與合作,周邊命運共同體意識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圖片來源:太和智庫

“過去10年是中國-中亞合作成績最大、亮點最多的10年”

活動期間,上海合作組織前秘書長、太和智庫高級學者弗拉基米爾·諾羅夫表示,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加強了全球交流,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幅提升,為促進各國的互聯互通創造了更多機會。“一帶一路”倡議正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加入倡議的國家數量也不斷增加。

哈薩克斯坦世界經濟與政治所主任艾達爾·安列巴耶夫先生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有效連接東西方以及南北方市場的橋梁紐帶,有利于提升中亞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潛力與國際話語權。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加強協調合作,有助于中亞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NBD: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回顧來看,中國與中亞的“一帶一路”合作有哪些亮點、取得了哪些重要成績?

錢峰回頭看過去的10年,中國與中亞的合作是過去三十載成績最大、亮點最多的十年,為中國與中亞的“黃金三十年”增加了最為燦爛的成色。

政治上,中國(與中亞)建立了相互尊重、睦鄰友好的關系,多邊關系已經發展到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水平,成為中亞五國主權國家建設過程中積極的外部因素和保持總體穩定的重要因素,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路,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典范。

經濟上,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吸引力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發展態勢喜人。來自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與中亞五國建交31年來,貿易額增長100多倍,2022年貿易額達到70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對中亞五國直接投資存量超過150億美元,現在已成為中亞國家直接投資的主要來源之一。將近7700多家中國企業在中亞國家開辦合資或全資企業,在中亞蓬勃發展。雙方在油氣采礦、加工制造、互聯互通、數字科技等領域共同實施了一批合作項目,給雙方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NBD:“一帶一路”倡議剛提出時,國際社會存在一些質疑和誤解。您認為過去十年的成績,打消了哪些錯誤的看法?

錢峰:在“一帶一路”倡議啟動的最初,國際社會的一些聲音質疑中國的舉動是為了輸出自己國內的落后產能。但過去十年的成績一一打消了這些質疑。

以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為例,僅在2022年,中國從中亞國家進口農產品、能源產品、礦產品同比增長均超過50%,對中亞國家出口機電產品同比增長42%,雙邊貿易結構更加優化。

除資金外,中國在農業與水資源管理、工業工程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案一并進入中亞國家,幫助中亞國家加快向新工業模式轉型,以共同迎接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所賦予的時代機遇。

再以剛剛運營的印尼雅萬高鐵為例,雅萬高鐵的動車組采用的是中國標準化的復興號動車組車體,全部是中國最先進和成熟的技術,再結合印尼當地的氣候、路線條件、文化傳統和民眾生活習慣,進行適應性修改和設計,可以說是中國高鐵技術的印尼量身定制版。中國用實際行動充分展現了幫助印尼發展的真誠決心。

命運共同體意識將進一步增強

中國和中亞的合作碩果累累,為未來更廣闊的合作打下了夯實的基礎。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在活動上表示,今年5月在西安舉行的中國-中亞峰會為開啟雙方合作的下一個“黃金三十年”擘畫了新藍圖。中國將同中亞國家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共同建設遠離沖突、永沐和平的命運共同體。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奧托爾巴耶夫在視頻發言中稱,中亞國家希望加入中國政府提出的諸多關于實現現代化與高質量發展的倡議,中亞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愿意投身數字技術與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未來十年,中國與中亞國家要將愿景與人才銜接匯聚起來,通力合作,為各自國家與民眾的福祉攜手努力。

NBD:站在十年節點上前瞻,中國與中亞的合作有哪些新趨勢值得關注?

錢峰:首先,周邊命運共同體意識進一步得到加強。中國與中亞國家地緣相接,歷史相連,文化相通,且同為發展中國家,在諸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立場相同或相近,均面臨發展、振興本國經濟的共同任務,這為六國構建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先天優勢。

其次,共同維護地區安全能力進一步得到鞏固。中國和中亞國家唇齒相依、安危與共,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中國和中亞國家還將繼續依托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亞信等多邊平臺,在合力打擊“三股勢力”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以確保各國和地區安全。同時,也會尊重彼此根據本國國情選擇的發展道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發出捍衛多邊主義、共同維護地區以及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共同聲音。

第三,雙方合作的制度化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中國-中亞峰會、“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的建立和運行,為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標志著中國與中亞國家多邊合作駛入專門的機制化軌道。與此同時,中亞各國均推出本國中長期發展戰略,顯示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各國都在主動求變,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健全法制經濟,加大對外開放,致力于振興經濟,為下一步拓展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內生動能。

NBD: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即將舉辦第六屆。這一博覽會對加深中國中亞的貿易合作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錢峰:當今世界,企業正在遭受地緣政治對抗,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通過打造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和開放合作、支持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國際公共產品四大平臺,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用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將致力于加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緊密對接,同時以自身發展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

過去5年,作為歷屆進博會的重要參展國,中亞五國眾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通過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讓更多的中亞展品變成了商品,更多的中亞參展商變成了投資者,為中國-中亞經貿合作提質升級和走深走實提供強大動力,彰顯了構建周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諦。

封面圖片來源:太和智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天堂网精品网站 | 日本一区二区久久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 |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