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8 18:23:21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北京2023年共計舉行了27場土拍,成功出讓61宗涉宅用地,總規劃建面582.2萬平方米,收獲土地出讓金1741.3億元。而2022年,北京亦成交61宗宅地,成交金額1747.19億元。
◎拿地企業當中,央國企拿地占比約84%,民企占比約13%。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地方新面孔也參與到北京土拍市場中,且表現積極。這也意味著在城市快速分化的當下,北京成為眾多房企選擇在未來深耕的城市之一。
每經記者 陳夢妤 每經編輯 魏文藝
12月28日,北京迎來今年最后一場土拍。最終,兩宗宅地均以底價成交,共攬金76億元。
其中,中海地產以56.1億元底價拿下石景山區北辛安棚戶區改造B區土地開發項目1608-667、646、703、670、711、695地塊,土地面積約9.66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約33.63萬平方米,銷售指導價7.8萬元/平方米。
保利發展則以底價19.9億元摘得北京市順義區順義新城土地一級開發項目SY00-1101-0601、0603地塊、SY00-1101-6002地塊,成交樓面價為1.93萬元/平方米,銷售指導價4.3萬元/平方米。
至此,2023年北京土拍收官。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北京今年共計舉行了27場土拍,成功出讓61宗涉宅用地,總規劃建面582.2萬平方米,收獲土地出讓金1741.3億元。而2022年,北京亦成交61宗宅地,成交金額1747.19億元。
具體來看,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北京供地的14個行政區當中,以供地宗數來看,大興區以11宗排在首位,昌平區、豐臺區各8宗,朝陽區6宗,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石景山區各5宗,海淀區、亦莊開發區各2宗,遠郊區平谷、延慶、懷柔、密云各1宗。
從成交總價來看,豐臺區以348.2億元位列第一,總規劃建面79.6萬平方米;大興區以316.7億元位列第二,總規劃建面105.6萬平方米;昌平區以264.3億元位列第三,總規劃建面106.8萬平方米。
拿地企業當中,央國企仍是拿地的主力軍。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地方新面孔也參與到北京土拍市場中,且表現積極。這也意味著在城市快速分化的當下,北京成為眾多房企選擇在未來深耕的城市之一。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從土地整體供求來看,北京推出和成交規劃建面同比均上升,分別增長1.9%,20.1%;推出樓面均價同比下降7.6%,成交樓面均價同比下降7.1%;土地出讓金小幅攀升,同比增長7.8%,體現出北京土拍市場的強大韌性和吸引力。
據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北京土拍市場頻現諸如福建雄旺、中皋置業、石家莊創世紀、大華集團等眾多陌生面孔,甚至是“防水一哥”東方雨虹這樣的拿地方。如果再加上太原萃豐、南通江海港、揚州華鵬、海門海泰、陜西同致、蕪湖康潤等參與報名競拍的企業,2023年在北京土拍市場出現過的新面孔至少有20家。
比如3月份的北京2023年首輪土拍中,位于朱辛莊地鐵站左側的小體量地塊引發42家開發商的激烈競爭,創下報名企業紀錄,該地塊最終被大華集團大連華旅置業有限公司以12.995億元奪得;但6月1日,該紀錄被打破,順義新城第19街區19-69地塊共吸引了45家房企及聯合體參與報名,其中民營企業參與主體將近20家,該地塊最終被福建雄旺搖中。
土拍政策方面,年初北京率先推出擬出讓公告清單替代集中供地模式,以“小步快跑”拍地形式補充集中供地模式。
今年2月,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布通知,建立擬出讓地塊清單公布制度,要求每次公開詳細土地清單對應的擬出讓時間段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給市場主體充足的時間預期預判。同時,詳細清單內的地塊,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可以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有序組織出讓。
4月,北京將“同一企業不得同時報名競拍同一宗地”調整為“同一集團不得同時報名競買同一宗地”。
11月6日,市場傳言北京將“取消地價上限”,次日,每經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方面獲悉,此為不實消息。北京市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工作目標,繼續堅持“房地聯動”,確保首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2月19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文優化土地供應管理,將分用途明確土地出讓價款。
此外,北京土拍在細則方面也持續調整,例如取消“競配建、捆綁共有產權房、70/90限制政策”;海淀雙新村地塊首次推出“競地價+競超低能耗建筑面積”等,以滿足國家戰略要求。保交付等措施也為競拍企業提供了更大的信心和保障,有利于維護市場穩定和健康發展。
張凱表示,相較于上海,北京今年允許拿地企業在競得地塊后與其他企業合作開發,該政策與上海對比靈活度更高,這也是吸引房企積極參拍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和上海已逐漸成為眾多房企在市場分化之下“唯二”的深耕城市之選。
“北京的老舊小區存量仍然較大,改善需求尚有大量的釋放空間,結合目前北京在限購方面的政策仍然是全國最嚴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強大的房地產市場潛力仍將吸引更多房企來京投資,預計2024年北京土拍仍將保持較高的市場熱度。”張凱補充道。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帆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