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0 19:03:46
相比于創新藥械上千億元的支付規模,商業保險的支付占比依舊較低。“商保對于創新藥械的支付規模整體是124億元,在整體的創新藥械的1620億元里面占比8%。”宸汐健康創始人兼CEO李偉介紹,這也意味著,商保在創新藥械領域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廖丹
丙類藥品指的是非臨床必需、價格較高的藥品,通常包括保健品、進口藥、新型特效藥等,目前,丙類藥品目錄尚未正式形成。但國家醫保局表示將采取多種措施,積極引導支持惠民型商業健康保險,將丙類目錄納入保障范圍,并將于今年推出首版丙類藥品目錄。
2024年底以來,關于丙類藥品目錄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
國家醫保局相關人士指出,在基本醫保甲乙類目錄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丙類目錄,是完善我國醫療保障藥品目錄體系的一次重大嘗試,有利于發揮醫保部門政策優勢、專家優勢和管理服務經驗,為商業健康保險確定藥品保障范圍提供公共服務,支持商業健康保險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有利于構建創新藥多元支付機制,支持醫藥新質生產力發展;有利于滿足患者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提高醫療保障水平,減輕疾病治療經濟負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積極引導支持商業健康保險將丙類目錄藥品納入保障范圍是國家醫保局對丙類藥品目錄使用范圍方面考慮的方向之一。
2月19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組織部分保險公司召開座談會,積極研究商業健康保險藥品目錄工作事宜,推進行業商業健康保險藥品目錄體系建設。
在近期舉辦的“商保藥械目錄與惠民保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來自險企和藥企的從業者就商保藥械目錄的制定、優化以及未來展望提供思路和建議。
“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商業健康險于滿足消費者對優質醫療服務的差異化需求、對創新醫藥的支付發揮了重要作用。”泰康在線副總裁兼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丁峻峰表示,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商業健康險市場不斷增長,2024年全年健康支付市場規模超萬億元。
泰康在線副總裁兼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丁峻峰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據悉,近年來我國商業健康險對于創新藥械的保障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普惠保險、百萬醫療險、中端醫療險、高端醫療保險,重疾險、帶病體特病特藥保險等商業健康保險,對于創新藥械的保障初成體系。有數據顯示,惠民保、百萬醫療險通過特藥目錄覆蓋院外創新藥,支付規模合計約45億元,占比達37%;重疾險為創新藥械提供間接支付,支付規模約58億元,占比約47%;企業補充醫療險在門急診及住院責任中也為少量創新藥械提供保障,支付規模合計約10億元,占比約8%;高端醫療險通常不加限定地對所有醫療費用提供保障,對創新藥械支付規模合計約1億元,占比約1%。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創新藥械上千億元的支付規模,商業保險的支付占比依舊較低。“商保對于創新藥械的支付規模整體是124億元,在整體的創新藥械的1620億元里面占比8%。”宸汐健康創始人兼CEO李偉介紹,這也意味著,商保在創新藥械領域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宸汐健康創始人兼CEO李偉發表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因此,業內對于丙類藥品目錄和商保目錄的出臺充滿期待。“未來商保目錄政策的落地,對參與各方都有非常大的深層次的意義。”李偉介紹道,對政府而言,這不僅是對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也能對醫療費用起到分層分擔的作用;對于藥械廠商而言,未來商保的目錄的出臺能成為增強支付的支撐,對于患者的覆蓋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無論是丙類目錄還是商保目錄,這個目錄的出臺就能增強消費者對保險產品的認可度,此外DRG和丙類目錄成為熱點后,也能帶動市場的擴容。
與會人士認為,商保藥品目錄的構建應緊密圍繞滿足民眾健康需求這一核心目標。在此導向下,需積極探索一條既能夠滿足患者多元化醫療保障訴求,又能夠激勵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路徑。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昊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