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8 21:34:15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8月16日,國元證券發布旗下兩只基金2025年中期報告,揭開公募基金2025年中報披露的大幕。8月18日,該管理人旗下另一只基金也公布了2025年中期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上述發布報告的基金來看,均屬于固收類產品,其中有債券基金在成本支出同比下降的背景下,利潤總額出現同比大幅下降。
今年上半年,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債市投資效益欠佳已是行業普遍共識。基金經理在中報中表示,債市短期或仍將維持區間震蕩狀態,建議積極把握事件沖擊帶來的債市機會。
三只基金披露中報
從國元證券發布中報的三只基金來看,有兩只債基,一只貨幣型基金,均屬于固收類品種。從這些基金的經營情況來看,并不太理想,尤其是債基。
根據國元元贏六個月定開債券2025年中報數據,今年上半年,該基金實現利潤總額409.11萬元,而去年上半年,該基金錄得利潤總額4006.51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上半年的總營業支出已經大幅縮減,總營業支出已經從去年上半年的444.82萬元降至388.92萬元,尤其是管理人報酬、托管費等費用均同比有所減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基金上半年利潤總額仍出現大幅下降,這意味著,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更多來自資產組合的虧損。中報顯示,該基金上半年的公允價值變動為-1911.24萬元,而去年同期則為2043.58萬元。
事實上,上述案例并非孤例。在8月16日披露的國元元贏30天持有債券2025年中報中,也出現上半年總營業支出同比降低,但實際利潤總額卻大幅縮減的情形。數據顯示,該基金利潤總額從去年上半年的894.89萬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65.30萬元。
當然,上半年的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也是事實。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越來越多債券基金被大額贖回,原因還是投資收益欠佳。在前述國元證券披露中報的債基當中,基金經理柯賢發就在報告中指出,上半年的基本面價格較去年整體下行但價格波動放大。展望后市,短期或仍將維持區間震蕩狀態,建議積極把握事件沖擊帶來的債市機會。
個人投資者占比高
對于固收類基金來說,持有人往往基于穩健的收益特征而進行避險。從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看,A股市場估值修復行情不斷上演,也使得越來越多固收類基金被持有人贖回。從上述基金的持有人占比來看,個人投資者占比較高,且普遍呈現凈贖回態勢。
根據中報披露數據,國元元贏六個月定開債券的持有人戶數達到4188戶,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達到96.30%。從上半年基金份額變動來看,該基金總申購份額為5495.53萬份,總贖回份額為3.40億份。
與此同時,國元元贏30天持有債券A的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達到82.72%,C類份額的個人投資者持有份額占比達到98.25%。另據上半年份額變動統計,該基金A類份額的總申購份額為5694.47萬份,總贖回份額達到1.14億份;C類份額的總申購達到3546.55萬份,總贖回份額達到7901.79萬份。
另一只公布中報的是貨幣型基金國元元增利貨幣。該基金的個人投資者占比在今年中報統計中達到97.36%。不過,從上半年基金份額變動來看,總申購份額達到196.24億份,總贖回份額為198.57億份。
總的來看,固收類基金持有人在上半年沒有呈現繼續堅守的姿態,反而越來越多持有人開始從此類基金中退出。事實上,今年以來,不少債券型基金已經出現大額贖回的情況,此外一些貨幣型基金,甚至是前期熱門的同業存單基金出現清盤風險。
對不少投資者來說,7月以來看多股市的催化劑是前期風險資產的價格上漲。而在市場中形成該觀點之后,就很容易涌現看多心態,例如對未來盈利預期的改善等。
有分析指出,股市漲跌成為現階段債市定價“錨”的關鍵。未來,債市能否企穩并且出現拐點,仍需要考慮資金面的改善情況。長期視角來看,債券市場有望在波動中逐漸恢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