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18 21:34:16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官紅
8月15日,諾和諾德宣布司美格魯肽(Wegovy)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獲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結合減少卡路里飲食和增加體力活動治療伴有中晚期肝纖維化(F2期或F3期)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
MASH 一直是GLP-1制劑爭奪的重要適應證。CIC灼識咨詢董事總經理劉立鶴此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MASH發病機制復雜,相關監管部門對新藥臨床試驗終點的評判標準也極為嚴格。在過去40多年中,已經有上百款MASH新藥研發失敗,不過這也預示著MASH領域仍為一片藍海,可供GLP-1類藥物探索。”
司美格魯肽率先拿下這一適應證,意味著其進一步加深了自己的壁壘優勢。
相關療效試驗仍在進行
據諾和諾德新聞稿,FDA此次批準是基于Ⅲ期ESSENCE試驗Part 1(第一部分)的積極結果。該研究是一項為期240周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n=1200),評估了司美格魯肽(2.4毫克,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療伴有中晚期肝纖維化(F2期或F3期)的MASH成人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ESSENCE試驗由兩部分組成,Part 1的目標是根據前800例隨機患者的活檢取樣,證明2.4毫克司美格魯肽治療72周后可改善肝臟組織學。在Part 2(第二部分)中,目標是證明與安慰劑相比,使用司美格魯肽2.4毫克治療可在240周時降低MASH和中晚期肝纖維化成人患者發生肝臟相關臨床事件的風險。
Part 1的結果顯示,在第72周時,2.4毫克司美格魯肽組患者的肝纖維化較安慰劑組顯著改善且沒有出現脂肪性肝炎惡化,脂肪性肝炎得到了緩解且沒有出現肝纖維化惡化。
此外,2.4毫克司美格魯肽組和安慰劑組實現肝纖維化改善且脂肪性肝炎沒有惡化的患者比例分別為36.8%和22.4%,實現脂肪性肝炎緩解且肝纖維化沒有惡化的患者比例分別為62.9%和34.3%。在該試驗中,2.4毫克司美格魯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與既往研究一致。
諾和諾德方面表示,ESSENCE研究的Part 2將繼續進行,預計在2029年得出結果。
諾和諾德執行副總裁、首席科學官兼研發主管Martin Holst Lange表示:“Wegovy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批準用于治療MASH的GLP-1藥物,補充了已經證實的與司美格魯肽相關的減肥、心血管益處的大量證據。MASH有著沉重的健康負擔,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超重或肥胖者受其影響。僅在美國,估計就有大約2200萬例MASH患者。”
相關藥物市場空間廣闊
在GLP-1制劑拓寬適應證的布局中,MASH是除了糖尿病和肥胖之外布局最多的適應證。這一趨勢主要源于MASH巨大的臨床未滿足需求、與代謝疾病的強相關性,以及GLP-1類藥物在肝臟代謝調控中的潛在療效。
2024年,FDA批準Rezdiffra(Resmetirom)與飲食和運動相結合,用于治療患有中晚期肝纖維化(符合F2至F3期纖維化)的非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成人患者,使其成為40年來首款獲FDA批準上市的MASH藥物,但該藥物療效有限。
華鑫證券研報顯示,MASH已成為全球最迫切的臨床未滿足需求之一。根據預測,到2025年,治療MASH藥物的市場容量將超過100億美元,其中,2016年到202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可達20.19%。
國投證券研報指出,MASH是一種影響肝臟的嚴重進展性代謝疾病,如得不到恰當管理可危及生命。MASH患者數量超過2.5億人;預計到2030年,處于該疾病晚期的患者數量將翻倍。當前的超重或肥胖癥患者中有超過三分之一同時患有MASH。MASH患者在疾病早期通常不會出現特異性癥狀,或癥狀輕微,常導致診斷延誤。與一般人群相比,MASH患者進展至晚期肝臟疾病(包括肝癌)的風險更高。
去年2月,諾和諾德最大的競爭對手禮來宣布替爾泊肽治療MASH 的 Ⅱ 期 SYNERGYNASH研究達到了主要終點。結果顯示,在治療第52周時,替爾泊肽組有73.9%的患者達到了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消退且纖維化程度未惡化,而安慰劑組這一比例為12.6%。
國內藥企方面,銀諾醫藥旗下的依蘇帕格魯肽α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和肥胖超重適應證目前正在研發當中(在中國啟動Ⅱb/Ⅲ期臨床試驗,并預計于2026年四季度完成該試驗)。
如今,司美格魯肽率先拿下MASH適應證,意味著其形成了“糖尿病-肥胖-MASH”療法布局,或將憑借適應證拓展進一步鞏固自身地位。
今年上半年,諾和諾德旗下三款司美格魯肽合計銷售額達1127.56億丹麥克朗(約176.76億美元),加冕2025年上半年全球“藥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