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政在關注

每經網首頁 > 政在關注 > 正文

低空經濟,渭南“搶位”

2025-08-25 19:21:39

渭南,一座西北小城,在低空經濟賽道上實現關鍵突破。2025年2月26日,渭南與華鷹航空簽約,無人機生產總裝基地落地,帶來30億元訂單。渭南憑借國家級稀缺的航空工業民機試飛中心與蒲城內府通用機場,以及區位和人才優勢,搶位低空經濟。華鷹航空HE-1大型無人機總裝基地的落地,使渭南低空經濟實現從0到1。渭南還計劃完善產業生態,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精準招商上下游供應鏈企業,構建“整機牽引—部件協同—場景驅動”產業生態。低空經濟為中小城市提供“同一起跑線”機遇。

每經記者|張文瑜  張靜    西安    每經編輯|賀娟娟    

陜西渭南,一座西北小城正試圖在低空經濟的城市競賽中完成一次關鍵跳躍。

2025年2月26日,當渭南市委書記樊維斌、市長陳曉勇與陜西華鷹眾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鷹航空董事長龔升平共同簽下戰略合作協議時,這座陜西小城終于實現了低空經濟產業鏈“從0到1”的突破。

華鷹航空無人機生產總裝基地的落地,不僅帶來了30億元的訂單,更讓渭南這個工業底子薄弱的西北城市,擠進了炙手可熱的低空經濟賽道。

兩張底牌,搶位萬億賽道

當低空經濟在2024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再度被強調“安全健康發展”,這個萬億級新賽道,催生了炙手可熱的產業和投資機遇,引發全國城市競相入局。

作為貫通一二三產、串聯全產業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預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北上廣深攜產業積淀沖鋒,蘇州、成都等新貴亦不遑多讓。陜西版圖上,西安是傳統航空航天產業重鎮,坐擁航空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榆林憑借廣袤空域吸引無人機企業試飛。夾在中間的渭南,似乎并非天然主角。

然而低空經濟賽道初啟,勝負未分,“非頭部”城市也并非沒有機會。

在智能手機、汽車等成熟產業里,后發城市難有勝算,但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產業,尚在“襁褓期”,沒有固化的產業格局,沒有壟斷的技術壁壘,甚至連空域管理規則都在摸索中。

因此,低空經濟更像是一場重新發令的馬拉松,為眾多中小城市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同一起跑線”機遇,一旦找準“飛起來”與“用起來”的路徑,便有望實現產業躍升與城市能級的突破。

渭南這座關中平原上的城市,坐擁肥沃的關中平原,有陜西第二大人口基數,亦有三線建設留下的工業基因,發展潛力本就不容小覷,關鍵在于如何激活稟賦,為工業發展尋得新的突破口。

而敢下場的底氣,在于渭南握有的幾張獨特“底牌”。

渭南悄然握有的第一張底牌,是國家級稀缺資源,為航空工業民機試飛中心與蒲城內府通用機場,這也是低空經濟最為重要的底層基礎設施。

前者于2016年落戶鹵陽湖現代產業開發區,具備承接C919等大中型民用飛機科研試飛、性能試飛及適航驗證試飛的頂尖能力;后者自2009年建成投用,長期服務于直升機、無人機、小型私人飛機等。

“內府通航機場本身就定位在低空領域,過去主要服務于有人駕駛飛機,開展空中體驗、科研試飛及航空作業等業務。” 渭南經開區臨空經濟聚集區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內府機場擁有半徑8公里、高度2000米以下的本場空域。而民機試飛中心的空域范圍更廣,這為各類民用飛機,特別是低空飛行器,提供了一個非常便捷的試飛平臺。”

當低空經濟風口驟起,這些沉淀多年的航空基礎設施,成了渭南最硬的籌碼。2025年渭南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依托渭南經開區民機試飛基地,發揮地域、空域資源優勢,搶占低空經濟產業新機。

第二張牌為區位優勢,渭南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陜西省乃至整個西部地區通往中東部的“東大門”。這種“低空樞紐”的潛力,為低空經濟所需的要素流動、產業協同和市場輻射提供了天然便利。

更隱蔽的優勢是人才儲備,當地高新區發改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從宏觀層面看,華鷹項目的落地是重大進展;而從微觀層面看,渭南市現已擁有多家無人機培訓學校。這些學校雖然單體規模不大,但在數量上形成了顯著優勢,其業務范圍主要涵蓋農業無人機應用、無人機表演和攝影等領域,也恰恰契合了北方城市的實際應用場景。

記者在天眼查統計發現,渭南現有約14家無人機培訓企業,這意味著當一線城市還在爭搶航空工程師時,渭南正在悄悄攢起了產業急需的“藍領軍團”。

搶下“鏈主”,實現從0到1

基于對自身稟賦的清醒認知與對產業趨勢的前瞻判斷,在這場關乎未來格局的“經濟新賽道”競跑中,渭南開啟了精準狙擊。

2025年2月,華鷹航空HE-1大型無人機總裝基地落地渭南。

華鷹航空的選擇,成了渭南搶位低空經濟的關鍵一躍,也讓渭南低空經濟實現從0到1。

公司由嚴建亞、三人行、和翎資本以及西飛、空工大、一飛院的團隊組建。

嚴建亞是本土上市企業三角防務、巨子生物的創始人,在航空產業深耕多年,三人行與和翎資本在航空投資領域經驗豐富,而來自三大航空院所的發起人團隊,則擁有多款國家重點型號飛機的設計與制造背景,屬于核心技術力量。

這樣的精英組合下,華鷹航空的HE-1大型無人機項目進展神速,僅歷時18個月即實現首飛,成為我國首個大型多功能固定翼無人機,集成了運輸、空投、偵察、監視和應急救援等多種功能,預計2025年底前投入批產。

對于華鷹航空這類具備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的“鏈主”企業,全國城市都在向華鷹拋出橄欖枝,而渭南的打法顯得格外務實,市級領導親自帶隊主動出擊招商。

“當時聯系溝通的城市很多,都希望項目落地,也給出了諸多支持政策。”渭南華鷹航空負責人張文坦言,但在多方考察權衡后,華鷹航空最終選擇了渭南,并一舉投入10億元建設總裝基地。

張文告訴記者,渭南擁有獨特的區位與資源優勢。華鷹HE-1大型無人機的目標市場定位于1000公里范圍內的物流運輸,未來業務將重點聚焦于各地級市,并以通用機場作為核心運營基地。從渭南起飛,1小時內即可抵達周邊多個城市,符合華鷹應用場景布局。“我們將依托通用機場網絡,布局低空物流運輸體系。一旦物流業務成熟并形成規模,自然會吸引物流企業布局相應的物流基地。”

另外,選擇渭南也是看到了地方招商的誠意及支持力度,張文坦言,“渭南的支持極大程度化解了企業重資產投入的顧慮”。

華鷹航空項目由渭南市級領導親自帶隊對接,主動出擊,項目選址所在的渭南開沃新能源產業園,其現有產能與配套資源有效縮短了建設周期,降低了企業投資成本,同時也盤活了當地存量資源。

華鷹航空的落地,也符合“西安研發,渭南制造”區域協同。張文介紹,“目前華鷹的研發場地在西安,總裝基地在渭南。”項目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0億元,貢獻稅收約1.2億元,提供500個就業崗位。

記者從渭南高新區獲悉,該項目進展順利,多旋翼廠房改造已完成,整個改造工程約在8月底竣工。而渭南布局也并未止步于此,為完善產業生態,當地還計劃在項目附近閑置區域建設相關基礎設施,提升場區內配套水平。

產業的爆發,從來少不了資本的推波助瀾。渭南市產投集團聯合陜西省政府引導基金、和翎資本共同設立了低空經濟產業基金,正在扮演 “產業鏈黏合劑”的角色。

該基金旨在為華鷹航空無人機總裝基地項目提供全鏈條支持,并推動后續渭南無人機總裝基地與航空新材料、智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合。

產業圖景,縫隙里找風口

華鷹航空無人機生產總裝基地的落地,讓渭南拿到了低空經濟的入場券。

而龍頭企業、頭部項目的帶動效應立竿見影,華鷹航空無人機生產總裝基地簽約的同時,華鷹航空與中通快遞等5方企業簽訂100架、超30億元的 《購機意向協議》。

項目尚未投產,訂單已如雪片般飛來,而對渭南而言,華鷹航空落戶更長遠和誘人的產業圖景在于圍繞其展開的低空經濟產業鏈。

在華鷹總裝基地周邊,渭南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的3D打印技術正在重構航空制造鏈條,讓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成為可能,也恰與無人機制造形成產業協同。

來源:渭南高新官微

負責基地運營的渭南高新區火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白冠宇告訴記者,3D打印讓無人機設計迭代與適配效率大幅躍升,從機翼到油路管道,產業園的增材制造企業完全能賦能無人機制造。

白冠宇舉例表示,如陜西斐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西安交通大學研發的耐高溫復合材料3D打印技術,可拓展應用于無人機機身制造,有效增強機體的輕量化水平和高溫環境適應性;陜西益信偉創智能科技研發的高效換熱技術,可顯著提升無人機的熱管理效能,優化能源利用效率,從而延長續航時間并增強系統穩定性。鉑力特研發的無人機鈦合金結構件一體化成型技術,能實現無人機核心部件減重,提升量產良品率。

來源:VCG211328453232

在白冠宇看來,“渭南發展低空經濟,3D打印技術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恰好契合了中小城市的產業承載力,與低空經濟產業互補和協同”。

如果說產業協同是當下可見的產業圖景,那么圍繞華鷹航空的產業鏈,則是渭南低空經濟的未來藍圖。

“低空經濟這個賽道,渭南有機場空域這樣的基礎設施優勢,也有一定的區位優勢,但整體來說渭南工業底子薄弱,我們想做低空經濟,但不知道如何下手,也沒有系統的規劃,都是在摸索階段”,渭南高新區招商口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華鷹航空的落地,渭南低空經濟從0到1,圍繞“鏈主”企業,渭南低空經濟的產業藍圖算是清晰了,但如何從1到多,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以華鷹航空總裝基地為產業核心,上述招商負責人透露,當地已經在做上下游供應鏈的“精準招商”。

“我們會梳理供應鏈,分析各零部件的來源,看哪些環節能在本土解決。基于采購數據和物流成本分析,有針對性地引進配套企業,招引國內領先的無人機整機制造商、核心部件供應商投資建設、運營。”

當地相關負責人算得很清楚:“只要無人機的電機、電池、航電系統有 30% 能在本地配套,就能形成產業生態的良性循環。”

同時,渭南高新區正計劃為無人機飛行做基礎配套,未來構建 “整機牽引—部件協同—場景驅動”產業生態。

擁有航空工業民機試飛中心與蒲城內府通用機場的渭南經開區,則將產業錨點最先投向了低空人才培訓、空域管理服務這些細分領域,“最近我們招了做無人機飛手的培訓機構,北京一家公司,想先做培訓和低空管理服務。”渭南經開區臨空經濟聚集區負責人稱。

盡管渭南低空經濟才剛剛起步,但渭南的搶位故事,撕開了低空經濟競爭的另一面,當頭部城市爭奪“高大上”的研發設計時,中小城市未必沒有機會。

低空經濟的細分賽道里,藏著無數個“小而美”的機會。渭南的搶位戰或許證明了,在新興產業的版圖上,從來沒有永遠的邊緣,只有沒被發現的坐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三级国产精品伦视频 | 又大又长粗又爽又黄少妇频 | 日本嫩草影院久久久精品 | 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不卡无毒影院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熟女91 |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