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9 08:49:43
每經編輯|程鵬
據CCTV國際時訊9日消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地時間9月8日發布視頻聲明稱,過去2天,以色列空軍已炸毀加沙地帶50座塔樓,但這還僅是“序幕”,是“開市第一單”,真正的“主戲”是以軍地面部隊正在集結整編,即將向加沙城推進。內塔尼亞胡警告加沙城居民盡快撤離。
加沙地帶民防部門發言人當天發表聲明說,過去72小時內,加沙城5棟超過7層的高層建筑遭轟炸,這些高層居民樓共有209套公寓,每套容納至少20人,這導致4000多人無家可歸。許多當地民眾為了躲避炮火,不得不選擇住在垃圾填埋場附近。隨著疾病傳播,他們表示已無路可走,不死在炮火下,就將死于與疾病的斗爭中。
9月7日,內塔尼亞胡說,以軍正在打擊加沙地帶最后的堡壘——加沙城,即使付出外交代價,也要確保加沙地帶“不再對以色列構成威脅”。
特朗普被曝指派其女婿庫什納
制定加沙“戰后方案”
當地時間8日,據以色列第12頻道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指派其女婿庫什納負責制定加沙戰爭結束后的重建與治理計劃。
賈里德·庫什納(右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報道稱,8日當天,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德爾默在美國邁阿密與美國總統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及庫什納會面,討論停火協議及“戰后方案”。美方官員表示,以色列對方案將擁有一定影響力,但該方案不會是以總理內塔尼亞胡或德爾默的版本。
同時,報道披露了美國提出的全面人員交換與停火協議的新細節。根據提案,所有仍幸存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將在停火開始后的48小時內獲釋,此外,已死亡的被扣押人員遺體也將在停火期間歸還;具體時間由哈馬斯與以色列間接協商決定。哈馬斯方面表示仍需時間尋找所有遺體。
該提案設定停火期為60天或直至談判結束。談判內容包括哈馬斯解除武裝、戰后加沙治理機構的組成,以及以軍分階段撤軍的安排。最終,以軍將完全撤出加沙地帶,包括邊境緩沖區,撤軍節奏將取決于所謂未來新的民事機構維持安全的能力。
報道稱,以色列方面認為哈馬斯內部對該提案存在分歧,部分領導人質疑特朗普的承諾,并擔心以色列在撤軍安排中掌握過多的控制權。但報道援引以色列高級官員的話稱,哈馬斯必須從卡塔爾和埃及方面明確了解到,達成“部分協議”的路徑已不復存在。
批評停火提案,哈馬斯稱 美方目的并非促成戰爭終結
當地時間8日,總臺記者獲悉,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高級官員巴塞姆·納伊姆在一次采訪中表示,美國提出的所謂停火提案僅為初步構想,尚不構成真正的停火協議。而美方的目的并非為了真正促成戰爭終結,而是希望哈馬斯拒絕該提案。
納伊姆指出,哈馬斯及巴勒斯坦其他派別致力于達成一項真正終止戰爭的協議,而美方構想卻要求哈馬斯在協議首日就釋放所有被扣押人員,同時將組建一個以色列認可的民事機構作為以軍撤軍的前提。此外,提案還涉及哈馬斯領導層的命運,并要求解除哈馬斯武裝,卻未提及加沙地帶的重建問題。
以總理稱以軍部隊正在集結 準備進入加沙城展開地面行動
當地時間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過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其在以色列空軍指揮中心錄制的視頻講話。
內塔尼亞胡在講話中向當天在耶路撒冷槍擊事件中死亡的以色列人表示哀悼。他同時表示,僅打死兩名襲擊者遠遠不夠,必須追查其支持者與協助者,并以強硬手段打擊相關據點。
內塔尼亞胡透露,以軍已經在三個巴勒斯坦難民營摧毀了“恐怖組織”的據點,清空當地居民,夷平了所有“恐怖組織”的基礎設施,他還下令在其他所謂“恐怖組織”的據點繼續實施清剿行動。
內塔尼亞胡強調,過去兩天內,以色列空軍已摧毀加沙地帶50座塔樓,但這僅是“序章”,真正的重點行動是即將展開的地面進攻。
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軍部隊正在集結,準備進入加沙城展開地面軍事行動。
在講話最后,內塔尼亞胡還警告加沙城居民盡快離開。
內塔尼亞胡7日說,以軍正在清除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武裝組織的基礎設施和建筑樓體,正在打擊加沙城這一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最后的堡壘。隨著以軍擴大行動,已有約10萬名平民離開加沙城。
另外,以色列國防軍發表聲明說,以軍4名士兵8日早晨在加沙城附近遇襲身亡。這起事件發生在以軍已展開數周地面行動的加沙城外圍。以《國土報》援引以軍初步調查結果報道,這些士兵結束夜間行動,乘坐一輛坦克返回在加沙城北部謝赫·拉德萬社區外的營地時,遭到3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人員襲擊。武裝人員向坦克艙門內投擲一個爆炸裝置,并與其他以軍士兵交火。
據《國土報》報道,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已有459名以軍士兵在加沙地帶身亡。其中,自以色列3月中旬撕毀與哈馬斯的停火協議以來,已有54名以軍士兵在加沙地帶身亡。
以軍空襲加沙城 又一高層建筑被夷為平地
連日來,以軍持續對加沙城中的高層建筑發動襲擊。當地時間8日,以軍又襲擊了城中的一棟12層建筑,建筑在轟炸中被夷為平地。
8日,以軍在針對加沙城一棟高層建筑及周邊數百頂帳篷區域下達撤離令三小時后,對該建筑實施轟炸。據悉,這棟12層建筑內安置了數十戶流離失所家庭。
以軍當天在聲明中稱,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人員曾在該建筑附近 “布設情報收集設備及爆炸裝置”,并“在整個戰爭期間利用該區域策劃、推進針對以軍的襲擊”。
以軍稱在空襲轟炸前已采取相關措施減少對平民傷害,包括向加沙城民眾提前發布警告等。
內塔尼亞胡:以色列正在 外交和國際輿論場上“付出代價”
當地時間9月7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他清楚地意識到以色列正在外交和國際輿論場上“付出代價”。他在當天的內閣會議上表示,應對這一挑戰的最佳方式是“建立新的機制”。
據悉,本次內閣會議討論了在以色列外交部內設立一個新公共外交機構的提案,但在該機構負責人是否需經總理批準的問題上,內塔尼亞胡與以外交部長薩爾存在分歧。
此外,內塔尼亞胡表示,盡快以勝利結束沖突才是化解這一難題的關鍵。他直言,即便面對不利的國際輿論,他仍會優先考慮軍事勝利。
西班牙召回駐以色列大使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9月8日,西班牙外交部發布的消息顯示,該國已召回駐以色列特拉維夫大使。此舉旨在回應以色列對西班牙政府的誹謗指控,以及針對西班牙政府成員的不可接受措施。
此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一系列反對以色列“種族滅絕”的措施后,以色列外交部不僅指責西班牙政府此舉為“反猶太主義”,還稱西班牙政府存在腐敗行為,同時禁止西班牙勞工大臣迪亞斯與青少年事務大臣雷戈入境以色列。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9月8日宣布立即實施九項附加措施,旨在阻止加沙地帶的種族滅絕行為,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并向巴勒斯坦民眾提供支持。這九項措施包括:從法律層面鞏固自2023年10月起實際實施的對以色列武器禁運,并永久性立法,禁止向以色列買賣武器彈藥及軍事裝備;禁止所有運載以軍所需燃料的船只經停西班牙港口;拒絕任何向以色列運送國防物資的國有飛機進入西班牙領空;禁止所有直接參與加沙種族滅絕、侵犯人權、犯下戰爭罪行的人員進入西班牙領土;禁止進口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定居點生產的商品等。
桑切斯指出,面對21世紀最駭人聽聞的事件之一,西班牙政府深知這些措施不足以徹底阻止侵略行徑和戰爭罪行,但期望能借此加大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及其政府的施壓力度,部分緩解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
對于西班牙政府的這九項限制措施,以色列外長薩爾回應稱其是“反猶主義”,并宣布禁止西班牙政府兩位部長入境以色列。
多國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以色列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前段時間,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多國宣布將在9月承認巴勒斯坦國,而以色列威脅將做出單方面回應。那么,以色列將面臨怎樣的局面?未來局勢走向如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承認,當前以色列正在國際社會付出嚴重的政治代價。其中最鮮明的一個體現,就是本月有多國預告將在聯合國會議期間宣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浪潮,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因為美國和以色列在過去幾個月,不斷推動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地區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人口結構、占領狀態、社會管控等一系列基本情況的重大改變。根本目的就是不斷掏空實現“兩國方案”所必要的社會基礎,進一步削弱巴勒斯坦實現獨立建國的可能性。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兩國方案”是國際社會有關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一個根本性共識,卻遭到以色列和本屆美國政府的公開反對,否定“兩國方案”的實施前景。法國和沙特將于本月在聯合國舉辦落實“兩國方案”的高級別會議,美國和以色列都已經明確拒絕參加。但可以預見的是,在會議上國際社會仍然將再度發出要求以色列立刻停火止戰、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以“兩國方案”推動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相關呼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但與此同時,美國和以色列也一定會發出立場完全相反的強硬政治聲明。參與此次聯合國高級別會議的國家中,不乏美國和以色列的盟友。所以美以兩國可能不會貿然對所有與會國家實施制裁或采取反制,但是也不排除美國仍然會動用自身的霸權地位,對中小國家予以政治和經濟上的脅迫,要求相關國家不得參會。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而以色列方面,則有可能加大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力度,加速推動吞并加沙以及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的法理程序,進一步擴張在相關地點的定居點,升級對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制裁與限制措施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李子昕:這些都是美以慣用的在應對國際壓力時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這樣的做法肯定會導致加沙局勢進一步惡化,以及巴勒斯坦民眾所遭受的人道主義危機壓力的進一步上升。但同時,美以的做法可能很難撼動國際社會致力于通過“兩國方案”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決心,而以色列所面臨的外交孤立以及美以為此所付出的政治和道義代價也會進一步上升。
編輯|程鵬 杜波
校對|張益銘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CCTV國際時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