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05 21:48:28
每經編輯|蒙錦濤
沃爾沃汽車迎來電動化轉型的關鍵落子。
9月26日,沃爾沃汽車首款超級混動SUV全新XC70正式上市,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26.99萬元至34.99萬元。新車是基于SMA超級混動架構打造的首款車型,擁有超長續航表現,CLT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超過200km,綜合行駛里程超1200km。
全新XC70不僅填補了XC60與XC90之間的市場空白,還在產品層面實現了技術跨越,更在戰略層面承載著沃爾沃鞏固在華市場地位、站穩新能源細分市場的重要使命。
同時,全新XC70也是豪華品牌陣營中首款超混車型,以全面的產品力和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重新定義了豪華長續航超混SUV的價值標準,也成為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電動化突圍的有益嘗試。
堅守安全基因
以混動開啟差異化競爭
近年來,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豪華品牌在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中面臨嚴峻挑戰。當下中國插混和增程市場銷量增速遠超純電,從2020年到2023年,我國混動車市場銷量增長了10倍。沃爾沃認為這正是傳統豪華品牌新能源轉型的機會。
此前豪華品牌尚未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混動產品,對于沃爾沃產品線布局來說,尤其是在主流價格區間的混動SUV市場,仍存在明顯空白。全新XC70的推出,正是沃爾沃針對這一市場短板所做出的關鍵落子。
?
從產品定位來看,全新XC70精準切入XC60與XC90之間的市場空檔,覆蓋中大型豪華SUV主流消費人群。這一布局不僅完善了沃爾沃SUV產品矩陣,也使其在競爭最為激烈的30萬元級豪華新能源市場中,擁有了更具競爭力的武器。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在AI技術的加持下,汽車行業智能化腳步正在加快,但沃爾沃并未盲目跟風“科技炫技”,而是始終將“安全”作為品牌與產品的核心底色。在全新XC70上,安全不僅是營銷話術,更是從架構開發、三電布局到智能系統設計的根本原則。例如,其采用的SMA超級混動架構,延續了沃爾沃在車身結構、碰撞傳力路徑、電池防護等方面的嚴苛標準,碰撞斷電速度遠超行業水平,熱失控防護時間更是領先國家標準數倍。
一直以來,沃爾沃的品牌形象長期與“安全、健康、可持續”深度綁定。面對新勢力品牌在智能與用戶體驗上的快速迭代,以及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上的緩慢轉身,沃爾沃選擇以“安全”為盾,“混動”為矛,打出差異化競爭組合拳。全新XC70不僅是沃爾沃電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產品,更是其在中國市場擦亮品牌與提振銷量的戰略車型。
?
高價值定價策略
樹立豪華超混新標桿
在產品定義上,全新XC70明確提出“豪華超混第一車”的定位,意圖在技術路線日趨多元的混動市場中樹立新的價值標桿。其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超級混動技術、人性化智能體驗、極具殺傷力的定價策略。
得益于SMA超級混動架構的先進性,全新XC70在續航、性能與能效全面領先。全新XC70搭載了行業少見的“四擎四驅”系統,涵蓋1.5T混動專用發動機與P1+P2+P4三電機組合,系統綜合功率高達340kW,百公里加速最快5.28秒。更重要的是,該車在CLTC工況下純電續航超過200公里,綜合續航突破1200公里,虧電油耗僅為6.55L/100km。
與當前市場中的單電機
P2混動、增程式及純電車型相比,XC70在饋電動力表現、高速能耗控制、全場景適應能力上均具備明顯優勢。其7種混動模式的智能無感切換,覆蓋從城市通勤到長途遠行的各類場景,真正實現“0焦慮”出行。在智能化層面,全新XC70并未盲目堆砌硬件,而是在保障行車安全的基礎上推進功能創新。其搭載的場景助手、四音區語音識別、AI大模型交互、NPA智能領航輔助等功能,均體現出“人性化智能”的理念。例如,系統對行車娛樂功能設置嚴格限制,視頻內容在行駛中自動禁止,關鍵安全信息始終占據最高交互層級。
值得一提的是,沃爾沃在智能駕駛系統開發中堅持采用閉源QNX系統,以更高的安全冗余確保系統穩定,體現出其在“功能安全”上的不妥協。
在定價方面,全新XC70以26.99萬元的起售價直接切入合資中型SUV與國產高端新能源車的價格腹地。更為關鍵的是,沃爾沃為全新XC70配套了總價值超過6萬元的購車權益,涵蓋三電系統終身質保、NPA智能領航輔助系統終身免費、免費家充樁等多重禮遇。結合限時贈送的車載冰箱、香氛套裝等附加權益,進一步放大了新車的性價比信號。
在當前價格戰頻發、消費者購車決策更趨理性的市場環境下,沃爾沃通過“高價值定價”策略,不僅降低了用戶購買豪華混動SUV的門檻,也向市場傳遞出“產品+品牌+服務”三位一體的競爭思路。
面對2025年更加復雜激烈的豪華車競爭格局,沃爾沃能否憑借全新XC70實現銷量與品牌形象的雙重提升,仍需市場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安全”與“混動”兩條主線的交織下,沃爾沃正在打造一條不同于新勢力與傳統豪強的差異化發展路徑。而這條路徑的成敗,或將決定其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站位與話語權。
編輯|蒙錦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