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0 15:01:55
10月9日,華友鈷業公告稱,公司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20%。9月29日,其子公司與LGES簽訂三元前驅體供應協議。近期剛果(金)政策調整,鈷價漲勢明顯。10月10日,華友鈷業董秘李瑞稱,鈷價上漲主要因供應國政策調整致供應量減少。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董興生
10月9日,能源金屬龍頭華友鈷業(603799.SH)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股票于9月29日、9月30日、10月9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屬于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形。
消息面上,9月29日,華友鈷業披露,子公司華友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衢州新能源”)與LG Energy Solution,Ltd(以下簡稱“LGES”)簽訂了《三元前驅體供應協議》,約定2026年至2030年期間,衢州新能源預計向LGES及其指定采購商供應三元前驅體產品合計約7.6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受剛果(金)解除鈷出口禁令,轉為實行出口配額制影響,近段時間以來,鈷價漲勢明顯。其中,電解鈷(電池級,≥99.8%)價格在10月1日已達到34.3萬元/噸,自9月以來漲幅達到29%,年初至今價格已翻倍。
10月10日,華友鈷業董秘李瑞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鈷價上漲主要是受主要供應國的鈷相關政策調整影響,大幅減少了供應量,但目前相關配額政策具體執行方案還不清楚。
在鈷價上漲的同時,華友鈷業的股價表現也頗為“亮眼”。從9月19日開始,公司股價波動上漲,截至10月9日,累計漲幅達36.33%。尤其是9月24日至10月9日,股價實現“6連漲”。
對此,華友鈷業在公告中稱,經自查,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情況不存在重大變化;公司未發現需要澄清或回應的可能或已經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媒體報道或市場傳聞;未發現涉及熱點概念事項。
華友鈷業還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均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資產重組、股份發行、重大交易類事項、業務重組、股份回購、股權激勵、破產重整、重大業務合作、引進戰略投資者等重大事項。
而據9月29日公告披露,華友鈷業與LGES的合作不止于三元前驅體。子公司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成都巴莫”)、BAMO TECHNOLOGY HUNGARY KFT.(以下簡稱“匈牙利巴莫”)與LGES及其子公司LG Energy Solution Wroclaw Sp.Z.o.o.(以下簡稱“LGES波蘭工廠”)簽訂三元正極材料《基本采購合同》,約定2026年至2030年期間供應三元正極材料合計約8.8萬噸。
公開資料顯示,LGES是韓國交易所上市公司,為目前全球最大的電池制造商之一,LGES波蘭工廠是其歐洲核心生產基地。作為華友鈷業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及LGES母公司LG Chem,Ltd.在三元正極、前驅體領域已開展多輪合作。
華友鈷業稱,此次長單簽訂有利于進一步深化雙方戰略合作關系,在提升公司鋰電新能源材料市場占有率的同時,持續深化“上控資源、下拓市場、中提能力”的一體化發展優勢,進一步增強公司在鋰電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核心競爭力。
華友鈷業也表示,本合同及協議對當期不產生重大影響,待正式供貨后,預計將對公司2026年至2030年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有效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剛果(金)作為全球鈷資源第一大產出國,其鈷產量占全球總量的70%左右,其政策調整對全球鈷供給影響巨大。今年2月以來,剛果(金)對鈷產品實施出口禁令,對鈷供給端造成較大干擾。
申萬宏源研報顯示,今年6—8月,中國鈷進口量持續回落。根據海關總署數據,我國6—8月鈷中間品進口量分別為1.9萬噸、1.38萬噸、0.52萬噸。申萬宏源預計,2025年全球鈷有效供給將從28.2萬噸下降至18.5萬噸。
9月下旬,剛果(金)戰略礦產監管局宣布,自10月16日起將解除實施了數月的鈷出口禁令,轉為實行年度出口配額管理制度,以調節全球市場供應。根據新規,2025年剩余時間內的鈷出口上限為18125噸,而2026年和2027年的年度出口配額則設定為96600噸。
受此影響,SMM(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9月30日電解鈷價格為33.5萬元/噸,自9月22日以來,中國電解鈷價格已上漲22%。方正證券研報分析認為,鈷價上漲將顯著提高鈷行業企業的盈利能力。
從需求端來看,2025年1—8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62萬輛,同比增長36.7%,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417.9GWh,累計同比增長43.1%。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77.4GWh,占總裝車量18.5%,累計同比下降9.7%。
據安泰科統計,2024年全球鈷消費量約20萬噸,假設2025—2027年鈷需求不變,剛果(金)以外其他地區產量不變(實際印尼副產鈷產量隨濕法鎳放量有所增加),2025—2027年鈷短缺量為7.5萬噸、3.3萬噸、3.3萬噸。
從替代供給來看,雖然印尼、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擁有一定鈷礦資源儲備,且部分新建項目正在推進,但受限于多重因素,短期難以彌補剛果(金)的供給缺口。主要原因是鈷礦品位較低、開采成本較高、環保審批周期長、產能釋放節奏慢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466477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