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 2025-10-20 20:31:38
清泉復涌、河湖煥新,“十四五”期間,隨著河湖水系的連通和生態補水的加強,許多河流湖泊也恢復了水域的面積,像京杭大運河、永定河、西遼河等一大批河流也在斷流多年以后實現了全線貫通、全線有水。“十四五”期間,我國還建設了一大批灌區工程,加強灌區現代化建設和改造,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糧食穩產豐收提供了水資源保障。
都江堰灌區是中國最具規模的大型灌區之一。“東流不盡秦時水,潤澤天府兩千年。”都江堰這座現存最古老的無壩引水大型水利工程,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歲月洗禮,沿用至今。它既是世界灌溉遺產,還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旅游景區。如今,古老的都江堰也煥發了青春,讓我們跟隨總臺記者蔣林,到都江堰灌區走一走,聊聊這里的新變化,看看“十四五”期間的新發展。

總臺記者 蔣林:歡迎大家來到都江堰灌區,我現在是在灌區渠首段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我身后不遠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魚嘴。過去2200多年的時間里,雖然它的形制和位置有過微調,但是它基本保持了當年李冰父子在修造都江堰時候的設計理念,那就是以魚嘴分水,引水進入人工開鑿的內江和渠系,從而灌溉天府之國。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的都江堰灌區的灌溉總面積大概是282萬畝。而您知道嗎?到了“十四五”的末期,也就是今年的10月份,都江堰灌區的灌溉總面積已經達到了1165萬畝。
灌溉面積更廣 服務保障人口更多

如果我們參照一下“十三五”時期的數字,會發現這五年間,都江堰灌區的灌溉總面積又增加了74萬畝。而其實這五年更重要的變化還是來自都江堰灌區管理機制的創新,以及以數字化為手段的管理方法。2021年,經過中央和四川省的批準,最終成立了現在全新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開始實施水資源統一調配和全灌區的一體化管理。

就在我們拍攝的過程當中發現外江的兩孔閘門正在緩緩開啟,而這個指令就是從距離我兩公里以外,“十四五”期間剛剛建設的都江堰灌區指揮中心發出的。

這里就是都江堰灌區指揮中心。除了指揮與調度功能外,每年夏季四川進入主汛期,岷江形成洪峰以后,這里也是利用現有的水利設施削減洪峰,保證下游安全的前線指揮部。
物聯網數據整合 讓灌區管理更精準

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字孿生和物聯網大數據整合,岷江上游的來水情況、天氣情況、渠首段所有閘門的運行狀態及干渠的水量分配都能夠一目了然、遠程管理。它就如同為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配備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并且還安裝了“智慧大腦”。

跟隨都江堰灌區引流而來的岷江水,我們現在來到了距離都江堰水利工程110公里的眉山市黑龍灘水庫。滾滾而來的遠距離調配的水源正在向黑龍灘水庫進行季節性的補充,現在的都江堰灌區已經形成了一個總儲水量23億立方米的水庫網絡。

更加年輕和充滿活力的都江堰灌區,也將用自己的努力護航四川的經濟發展。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