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6:16:00
2025年11月7日,華圖教育在北京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辦AI戰略發布會,系統展示了華圖教育AI戰略規劃、產品落地與發展路徑上的全面布局。
華圖教育創始人、總裁易定宏對 AI 的重視程度一直是“All in”。 2025年3月,易定宏帶領華圖高管在懷來市發布《懷來宣言》,提出“一體兩翼一動力”戰略,將“科技創新”作為重要一翼,強調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科技賦能教育。在此頂層設計指引下,華圖持續加大AI研發投入,據華圖山鼎2025年三季報披露,其研發費用同比激增 160.41%至1.45 億元,主要用于擴充研發團隊,筑牢AI戰略落地根基。
華圖山鼎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營收達24.64億元,同比增長15.65%;凈利潤為2.49億元,同比增幅達92.48%。業績領先行業的背后,是華圖對行業趨勢的精準把握與及時的戰略調整。
華圖山鼎董事長吳正杲指出,當前大量應屆畢業生選擇返回家鄉,投入全日制、長周期的編制類考試。為了滿足考生“近家上課”的新需求,華圖在2025年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第一是推進區域運營改革,加大地級市分校教學基地建設;第二是優化產品,推出爆款單品“考編直通車”;第三是優化服務流程,推動公司運營從市場驅動型轉變為產品驅動型和服務驅動型。
華圖教育目前在行業競爭中領先半個身位,未來競爭制勝的關鍵一是憑借貼近學員的高質量基地產品建設,二是以AI為核心的科技賦能。
教育行業普遍認為,優秀的教育AI產品離不開三個核心構成環節:第一是支撐技術。但所有的支撐技術,在大公司面前都是平等的,因為市場化的技術才是最先進的,教育公司沒有AI基礎技術研發能力。第二是結構化垂直數據的積累。不是所有的數據AI就能讀得懂,必須是結構化的數據。第三是要有充分的人機協同。
“在結構化垂直數據的積累和人機協同上,華圖有著行業獨一無二的優勢。這種優勢積累是華圖二十多年積累出來的,沒有人能追得上。所以華圖在行業AI競爭的賽跑中肯定能夠跑在行業最前面,也只有華圖能夠跑在第一”,吳正杲表示,“所以我們不怕競爭,更敢于在明牌狀態下打贏這場遭遇戰。”

(華圖山鼎董事長 吳正杲)
在過往一年多的時間,華圖教育驗證了AI戰略上的可行性。其AI面試答疑和申論批改產品用戶調用量行業領先,且保持著每月調用量翻一番的速度增長。華圖教育輪值CEO、AI技術負責人蔡金龍用“表現非常喜人”來總結華圖AI戰略進展,“表現非常喜人要滿足三個特點,第一是低成本;第二是高質量,質量要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第三是速度夠快”。
蔡金龍借“冰山模型”闡述了他的底氣,“冰面之上,是以學科為核心的AI產品矩陣;冰面之下,則是高質量數據驅動與人機協同機制共同構成的組織生產力,這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只有華圖這樣的大機構才能做到,其他人要模仿也是很有難度的”。

蔡金龍以AI申論批改為例進行解釋。申論批改的第一個核心點是申論文章的手寫體識別,用海量真實圖片做了測試后發現,華圖的識別率高于平均水平26%。第二個核心是批改的準確性,華圖可以通過數百位閱卷老師與AI對真實答題同時評分,通過排除噪聲后平均值差異不斷修正強化學習,使得準確性不斷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數百萬份真實學員手寫稿所代表的高質量數據的積累,還是數百位有過閱卷經驗老師的人機協同組織,都是行業稀缺的。這也是華圖的底氣所在。
“誰具備最及時最全面最高質量的數據集,誰的AI產品就更具優勢。”蔡金龍強調,華圖擁有持續收集和整理全行業全模態高質量數據的能力,以此積淀“數字大腦”的優質素材,并通過年累計3000名師資、300萬小時、價值逾4億~6億元的數據治理投入,將海量數據轉化為更易于AI理解的高質量結構化數據,形成同行難以逾越的內容護城河。“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聽起來是句笑話,但是華圖愿意在高質量數據集建設這件事上“結硬寨,打呆仗”。
“AI產品質量過硬,關鍵在于經歷了海量線下付費學員的真實驗證,并在教師協助下不斷強化學習,本質是深度的人機協同。”依托規模優勢,華圖實現了唯有大機構才能承擔的人機協同投入。
華圖擁有3000名老師,每名老師每年有一半時間從事教研工作,這1000個工時承擔數據標注、規則梳理、內容審核等教研內容建設工作,每年300萬個工時相當于4億~6億元的人力成本投入。而且每年超百萬學員的真實使用數據持續反哺產品迭代,這種運營縱深是絕大多數機構無法企及的。
在工具側,華圖打造“全崗位、全場景”的智能工作臺,作為人機協同的載體,賦能組織運行更輕盈高效。吳正杲以數據佐證,AI助力招生轉化率提升35%,銷售人員人均效率提升超50%。目前,華圖內部已有近70%、約7000名員工深度使用AI工作臺,覆蓋教師、銷售、班主任等核心崗位。
圍繞“學員側-內容側-工具側”三位一體布局,華圖 AI 戰略取得多項落地成果。目前已推出 AI 面試點評、AI 申論批改等約20 款產品,目標構建覆蓋 “全學科、全場景” 的50大學習場景矩陣。其中,AI 面試點評上線 40 天使用量即突破 100 萬,AI 申論批改月用量持續翻倍,更關鍵的指標在于學員的自發學習比率,“課上布置一倍的題,課后學員會自發再用AI批改多做了一倍的題,”蔡金龍指出,這意味著產品在市場驗證中已經跑通。
基于數據驅動與人機協同的雙重優勢,華圖AI形成了“五大堅持”的系統執行方法:堅持“人機協同”賦能員工、堅持“數據優先”驅動迭代、堅持“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服務、堅持“優勝劣汰”激發創新活力、堅持“一崗多能”提升組織效能,為AI戰略的落地提供了體系化支撐。
在AI熱潮中,華圖展現出獨特的產品節奏與戰略耐心。“我們不追求倉促上馬AI產品銷售,快速收割用戶,”蔡金龍強調,“AI時代,先發不一定先至,終局只拼質量。”公司堅持產品需要在每個場景無人工干預下達到 90 分標準,并在能在閉環狀態下覆蓋90%的場景下才會推出我們的產品。不會太久,希望能讓大家眼前一亮。華圖只專注質量,收入和利潤最后自然會順理成章。
蔡金龍也并不擔心競爭對手的挑戰,心不在馬,萬事可破。“在AI產品的競爭上,假設每次調用都在強化學習,用戶的AI調用參與程度遠遠重要于產品銷售額,調用次數的領先才是決定性的。如果一個產品能領先競品千萬次、億次的調用,那競品就必須把這千萬次、億次的調用補上,才有超越的可能,沒有其他捷徑可走”。
正如易定宏所指出:“AI不是簡單的工具疊加,它正在重新配置資源,變革整個教育流程與方式。”華圖正抓住這場生產力革命的核心,將企業優勢轉化為難以復制的AI護城河,重塑公考培訓的未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