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6:16:23
每經編輯|黃勝
11月10日,“銀行App迎來關停潮”沖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相繼關停旗下部分App,涉及信用卡、直銷等領域。
據了解,不少銀行把業務需求拆分開來,主銀行、企業銀行、信用卡、跨境業務、普惠金融、中小企業、海外業務等垂類App不一而足,以至于有的銀行旗下相關App能達到十幾個。
其中,中國銀行于9月底宣布,其繽紛生活App將逐步遷移至中國銀行App,遷移完成后,繽紛生活App將停止下載注冊,并逐步關停服務。

10月上旬,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因直銷銀行業務調整,北京銀行直銷銀行App、直銷銀行網站將于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務,原直銷銀行相關業務功能已遷移至北京銀行“京彩生活”手機銀行App。

今年以來,北京農商行、江西銀行、浦發銀行、青海銀行等多家銀行,均相繼關停或注銷信用卡、直銷等App,并將相應功能并入主力手機銀行App。
拉長時間來看,2023年以來,已有逾20家銀行停止運營旗下部分App。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2024年11月發布的消息,民生直銷銀行、昆侖直銷銀行等25款App主動注銷備案,涉及理財、企業金融、消費信貸等多個細分領域。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今年以來,銀行開始“斷舍離”,多家銀行宣布關停旗下部分App,主要集中于信用卡與直銷銀行兩個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早年銀行推獨立App是為了搶用戶、沖活躍度,結果很多App下載量高、日活低,用戶用完一次就再也不打開了。
隨著流量紅利消退,銀行數字化轉型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銀行App的“野蠻生長”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帶來數據孤島、隱私泄露、合規成本高等問題。此外,在經濟結構轉型與居民消費意愿走弱的背景下,信用卡行業正步入存量收縮周期,這也帶動部分銀行信用卡App的關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消息、中國新聞周刊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