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5 15:04:27
每經編輯|余蕊均
每經記者 余蕊均
今天(7月25日)下午,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成都產業新政50條”系列新聞發布會——“科技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政策措施實施細則”新聞發布會。
會上,重磅發布了《關于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和《關于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知識產權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兩個配套文件。
成都市在2016年成為副省級城市中唯一獲批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專利保險雙示范城市,為了搶抓機遇,加快推進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議,發布會上,成都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知識產權十條”,決定設立總規模不低于20億元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該基金規模位列全國城市首位。
當前,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面臨一個難題:一方面極度缺乏資金,一方面卻手握專利難以創造價值。為此,成都市將采取政府資金、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方式,設立不低于20億元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規模將居全國城市首位。重點支持五大優勢、五大支柱和五大未來產業,并以股權投資方式直接參股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等知識產權項目,推動知識資本、金融資本和新經濟的深度融合。
同時,成都將大力培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機構,培育公共服務機構、試點示范市場和品牌服務機構,培育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