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2018-03-08 17:55:10
“傳統文化熱”帶火青少年詩詞讀本市場,書目繁多但魚龍混雜,專家建議——先讀“老祖宗”傳下來的詩詞讀本。據上海書城福州路店工作人員表示,“自從‘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文化類節目熱播后,來購買詩詞讀本的讀者增加了很多,其中不少是中小學學生及其家長。
今年春節,一首沉寂了300年的小詩《苔》在央視新節目“經典詠流傳”破土重生。古典詩詞與現代音樂的奇妙碰撞令人耳目一新,再次點燃了傳統文化的星星之火。從多檔詩詞文化節目的熱播,到語文部編教材增加古詩詞篇目,傳統文化正日漸回歸大眾視野,而經久不息的“傳統文化熱”也帶火了詩詞讀本市場,其中尤以青少年讀者居多。
只是,當純粹的精神需求遇上市場的利益考量,我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書籍中分辨優劣,成了一個新的命題。
詩詞讀本琳瑯滿目,家長學生搶購忙
在上海書城二樓,有五個標注“古代詩詞”的書架,林林總總百余本書吸引著詩詞愛好者留戀駐足。據上海書城福州路店工作人員表示,“自從‘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文化類節目熱播后,來購買詩詞讀本的讀者增加了很多,其中不少是中小學學生及其家長。”
從銷量來看,《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 《人間詞話》 《浮生六記》 及四大名著等經典作品始終是古典文學愛好者首選。在近期出版的作品中,比較暢銷的有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教授編寫的 《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詩》 《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文》,知名中國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所編的 《給孩子的古詩詞》,以及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編著的《中國詩詞大會》 系列叢書。
談女士是一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她告訴記者,孩子小時候甚至還沒學會說話,他們就有意識地選購一些古詩詞讀本,培養孩子的文學感知和素養,比如《三字經》《詩經》等。“如果孩子還不能理解,就當作兒歌唱給他聽。”她直言,現在詩詞讀本種類繁多,而且一直在推陳出新,作為家長,在挑選詩詞讀本時她最關注書籍的趣味性和準確度,所以她比較青睞名家名作,當然,如果有專業建議就更好了。除了紙質讀本之外,談女士還給孩子下載了不少詩詞賞析和學習類的手機App。據了解,這些App選取的詩詞、古文比較淺顯易懂,結合成語接龍、成語字謎、游戲闖關等趣味形式,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速成”讀本不如經典讀本
記者調查發現,現在不少學生和家長在選購詩詞讀本時都會感到眼花繚亂,而不得其門而入。陳引馳認為,由于編選者旨趣不容、目的不同,編選成書的面貌往往截然不同。明清以來,作為啟蒙讀物影響最大的,莫過于 《千家詩》 和 《唐詩三百首》。兩書所選多為名家名篇,有助于讀者初步領略古詩風貌。但現在看來,也有缺憾,比如 《千家詩》 主要選取唐宋律詩和絕句,詩體不可謂全,而 《唐詩三百首》 所選全是唐詩,雖然多數是膾炙人口的佳作,但編選者偏愛盛唐大家,僅杜甫、李白、王維三位詩人的作品篇數加起來就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一。
在他看來,針對青少年讀者編寫的詩詞讀本,應該具備兩個特點:文辭優美、感發人心。對于詩中的字詞語句、名物制度等,只要不影響到對作品整體的理解,便精簡注釋甚至不加注釋,以便讓青少年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對詩歌文本的領會上。“故事中有古人的人生和世界,有古人對人生和世界的體驗和境界。對青少年而言,這是更高的人生和更純粹的世界。”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語文教師、全國優秀青年名師丁慈礦表示,我們傳統的詩教書目有很多,譬如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無論對成人還是孩子來說,作為入門學習的書籍都足夠了,“與其無從下手,不如先選‘老祖宗’傳下來的經典讀本。”
在黃浦區教育學院高中語文教研員楊勇看來,結合詩詞讀本理解古詩詞是需要的,但是家長們要“擦亮眼睛”,選擇好的讀本,也就是說讀本首先要經得起推敲,其次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小學階段側重童趣,初中階段側重情趣,高中階段側重理趣。“年段特征的區分并不是絕對的,但需要有所側重,才能與學生年段的認知水平匹配,才能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