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熱點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熱點 > 正文

北影節創投|“PPT神獸”玩不轉,新人導演不要好高騖遠,完成度越高的電影越被看好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9 12:55:37

“帶來一個故事,帶走一個項目。”在中國電影圈,電影創投早就不再陌生。而各大國內電影節上的創投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觀察中國電影未來的一個窗口。在北影節項目創投路演現場,每經記者發現,一上來就要大制作、大卡司的項目極少,得獎的也都是劇本扎實、投資額較小甚至已經開工拍攝了的項目。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兩三年前電影市場的狂熱和浮躁,已漸漸褪去,真正想做電影而非玩票的電影人與機構仍在路上。

每經記者|丁舟洋    每經實習記者|張春楠    每經編輯|溫夢華    

整整八個半小時,寧浩坐在臺下聽完10個項目介紹,再逐一點評、閉門討論、為勝出者頒獎。他與學院派導演梅峰、優酷副總裁劉開珞共同擔任“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終審評委。對于年輕電影人來說,寧浩的出現就是一種鼓勵:畢竟他也曾是站在創投舞臺上拿著《瘋狂的石頭》尋求機會的“新人寧浩”。

“帶來一個故事,帶走一個項目。”在中國電影圈,電影創投早就不再陌生。而各大國內電影節上的創投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觀察中國電影未來的一個窗口。

參加完4月18日全天創投路演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一上來就要大制作、大卡司的項目極少,得獎的也都是劇本扎實、投資額較小甚至已經開工拍攝了的項目。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兩三年前電影市場的狂熱和浮躁,已漸漸褪去,真正想做電影而非玩票的電影人與機構仍在路上。

項目創投路演現場 (每經記者 丁舟洋攝)

“刷臉刷卡”拍電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約提前半小時來到路演現場,但已經很難找到座位,開場后甚至連兩側臺階上都站滿了人,這些人里既有年輕、躊躇滿志的“千里馬”,也有希望找到好項目、好人才的“伯樂”。

這些等著被“相中”的年輕導演雖然很多已經獲得獎項,嶄露頭角,但其中很多還沒有擁有嘗試劇情長片的機會和經驗。他們站上這個舞臺,獲得這寶貴的15分鐘路演并不容易,需要通過初審、復審的重重篩選,并最終從一共722個項目中脫穎而出。與成名導演動輒上千萬的投資額不同,他們的項目融資的金額大多數都在1000萬元以下,最少的預算金額只有300萬元。

項目創投頒獎儀式 (每經記者 丁舟洋攝

這些小成本的影片很多都與他們的個人成長經歷掛鉤,背后有強烈的情感表達訴求。獲得最佳劇本獎的《漢南夏日》講述了灰蒙蒙的夏日里,一個少年因目睹朋友溺水,因為怯懦“見死不救”而引發的罪與欠,怕與愛。“這和我少年時期的一段寄人籬下的經歷有關,因為怯懦我出賣了我表妹的秘密。”導演兼編劇韓帥有些動情,“現在她要做媽媽了,我只想把這部片子帶到她面前,對她說聲對不起。對我來說,這片子值了。”

這種表達的強烈渴望讓年輕導演們近乎忘我。導演顧曉剛的《春江水暖》獲得了特別大獎和海外推薦獎兩項大獎,成為當晚的最大贏家。這部作品聚焦在了導演的家鄉杭州富陽,這座原本緊鄰杭州的小城正遭遇“撤市變區”的巨大震動,導演試圖以春夏秋冬章回體的古典敘事、《富春山居圖》等古典繪畫的視覺美學去呈現命運起伏中的人情冷暖。

顧曉剛和制片人李嘉站在臺上被主持人開玩笑稱“一臉悲壯”。這兩個年輕人憑借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信念,靠著“刷臉、刷卡、刷微粒貸和螞蟻花唄”已經籌措了100多萬元進行拍攝,“有好幾次都覺得自己已經拍不了了。”李嘉稱,“但是我們等不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路演場中的作品不乏有細化到植入品牌的相對成熟的市場考量,不過市場回報依然不是評委們最看重的。韓帥站在領獎舞臺上時仍有些不可置信,“我覺得我的作品并沒有什么市場賣點。”事實上,這也是很多有強烈個人表達欲望的新人導演共同的特點,李嘉在回答寧浩如何考慮市場回報的提問時稱“正在想”,引發一片啞然。

登上領獎臺無疑只是他們實現夢想路上的第一步。燈光閃耀下寫著幾十萬元的獎金支票紙板對于他們的項目只是杯水車薪。辛苦了幾個月的他們今晚或許終于可以有個好眠,但一覺醒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項目創投頒獎儀式 (每經記者 丁舟洋攝

搶人和育人

“青年強,則電影強”,秉承這樣的理念,已故導演吳天明親手栽培了張藝謀、陳凱歌這樣的第五代導演里中流砥柱的人物。十二年前上影節首次推出創投項目,創投成為發現新項目、給青年電影人平臺的新平臺。

▲吳天明導演的《百鳥朝鳳》中陶澤如教學徒吹嗩吶(官方劇照)

而現在不僅僅有電影節市場活動的創投項目,中國導演家協會的“青蔥計劃”、“吳天明電影基金會”、黃渤的“HB+U”計劃、寧浩團隊壞猴子公司創建的“72變”計劃、阿里“A計劃”……各種發現和扶持青年導演的平臺星火燎原,因為所有人都意識到,高速發展的中國電影產業供需失衡,培養和發掘新人是避免系統繼續缺血的關鍵。

而這些都在做新導演計劃的平臺,他們之間有競爭嗎?畢竟優秀的項目和人才是所有平臺都在爭奪的。

“其實我覺得大家真的是合作伙伴,不存在競爭對手,初心都是比較純粹的。”青蔥計劃總監付佳表示。“我們是孵化器、是暖房,計劃時間100多天,從報名進入青蔥能撐到10強的,需要經過訓練營、工坊、短片拍攝等等環節。我們有耐心,只要孩子們有耐心,我們一點點捏吧。”

在騰訊影業副總裁陳洪偉看來,真正天才型的新人是極少的,很多自己以為很厲害的劇本和項目,其實在專業影視投資人看來,還遠沒到要去爭搶的程度。“第一部看起來很輕松,其實很難。第一部不要好高騖遠,這個市場不會給你機會,不會給你那么多錢。”

市場給一個新人多少錢才是接受線以內的?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總監吳妍妍給出了她的答案:“如果拍攝成本在500、600萬元以上,我們就要小心和謹慎的來判斷要不要做。因為投入在700萬元以上的新人藝術片,對制片方來說,基本上沒有回收的可能。”

對于做第一部作品的導演,小成本文藝片往往是大家的通常選擇。但陳洪偉認為,小到幾百萬、大到幾千萬元,市場需要有銳氣的低成本商業片,類型片也可以表達作者性。“在低成本商業片上,大家的篤定和努力是不夠的。”

而這些專業的出資方如何選項目,大家所有的共識都是:“劇本首先要非常扎實。”“不要講某某某掛名,掛名有什么用,青年電影人需要的不僅是錢,還需要真正專業的電影人陪他們跑完一程。”只要是對電影有信仰,而不是沖著忽悠、圈錢而來的年輕導演,他們需要的絕不僅是資金,更需要前輩對項目的把關、修改意見和助攻。

“劇本是前提,其次我也希望導演能好好的表達這個項目。很多把ppt做的很好的項目,那不是傳說的“ppt神獸”嗎?希望導演一定要呈現給我一些影像,哪怕是手機拍的。此外還有一個要點,就是我們一定要見人,見真正的創作者,再做判斷。”陳洪偉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項目創投 年輕導演 北京國際電影節 人才培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片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9 | 亚洲春色中文字幕我是洋洋 | 亚洲欧美区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