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2 21:40:44
前幾日沸沸揚揚的《后來的我們》退票疑云尚未霧散,今日午間,知名導演丁晟在微博又公開叫板《英雄本色2018》宣發方光線傳媒,質疑其宣發費用的具體去向。隨后,光線則回應稱,其無義務向除聯合發行方北京文化以外的第三方披露具體信息。
每經記者|白蕓 每經編輯|溫夢華
這年頭,電影圈的戲都在電影外,不在電影里。
前幾日沸沸揚揚的《后來的我們》退票疑云尚未霧散,今日(5月2日)午間,代表作為《解救吾先生》《大兵小將》等影片的知名導演丁晟在微博又公開叫板《英雄本色2018》宣發方光線傳媒,質疑其宣發費用的具體去向。隨后,光線則回應稱,其無義務向除聯合發行方北京文化以外的第三方披露具體信息。
因宣發費明細知情權 丁晟與光線互懟
今日(5月2日)午間,知名導演丁晟在微博發布一篇名為《光線,請拿到陽光下》的長文,稱“有些事擰巴,不理過不去”,矛頭直指其執導的、于年初上映的電影《英雄本色2018》的宣發方光線傳媒。他直接質問道:“投資方支付的兩千七百多萬宣發費和一千萬票補款是怎么花的?”
丁晟稱,自己是為了“對十幾家投資方給的信任有所交代”,才在此發聲。文中稱,2017年年初光線主動提出宣發該片,上映后自己曾數次與光線進行溝通,希望了解宣發費和票補費的具體用途明細,均未獲得具體回應,而支付上述兩筆款項的十幾家投資方也只“收到了一個表格”,要求看明細的訴求一個多月無回應。
對此,丁晟表示:“既然你我對信任二字的理解不同,是時候換種方式交流”,并直接叫板光線稱:“光線,以上,請拿到陽光下”。
▲丁晟在微博上發布的《光線,請拿到陽光下》的長文(圖/微博)
具體來說,丁晟請光線“拿到陽光下”的包括宣發和票補兩方面的明細。宣發方面包括投資方支付的2700多萬宣發費的明細、每次發布會的具體費用、新媒體傳統媒體花費明細,以及硬廣投放合約、異業合作合約、路演花費明細;票補方面包括投資方支付的1000萬元票補款花費明細、售賣期間每天的補貼和活動截圖、影院的票補出票量、票補款的交易訂單、分影城的補貼數據。
對此,數小時后,今日下午光線傳媒做出回應,“回嗆”之感也很明顯。開篇即寫道:“非常理解丁晟導演對于本片票房不理想的焦慮”,結尾又稱:“我們認為影片的票房是由影片品質和宣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影片的品質是根本,我們不愿意看到,票房好的影片都歸到影片品質好、票房不好的都讓宣發背鍋的行業怪象”。
▲光線回應原文(圖/光線傳媒)
回應指出,《英雄本色2018》由北京文化與霍爾果斯青春光線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春光線”)聯合發行,宣發成本在雙方共同確認的情況下,由青春光線執行,青春光線沒有義務向第三方披露具體信息。“青春光線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合同義務,我們沒有義務向任何其他第三方披露包括宣發明細在內的任何信息和資料。”
10家投資方是否有權知曉明細?
今年1月18日,丁晟執導、王凱等主演的翻拍電影《英雄本色2018》上映,據網上相關資料顯示,《英雄本色2018》的成本大約在1.5億,加上宣發票補的3700萬,整體約在1.8億左右。不過,影片最終只獲得不甚理想的6299萬元票房。而這部片子的豆瓣評分也不盡如人意,2.4萬人給出了4.9分的評分。
如今,在電影上映3個多月后,導演丁晟突然向影片的宣發方光線發難。
▲《英雄本色2018》累計票房僅6299萬元(圖/CBO中國票房)
據公開信息顯示,《英雄本色2018》的出品方、聯合出品方多達10家,其中北京文化、耀萊影視等4家公司主投,北京國盾影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海上影業影視制作有限公司等8家聯合出品。發行方面由北京文化和青春光線負責,華夏電影聯合發行。
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在上映前和上映期間《英雄本色2018》做了一系列的宣發活動。比如發布王大陸飾演的馬珂的槍戰視頻、王凱等主創的情感特輯、幕后特效視頻、幕后花絮、人物特輯、《往事流彈》劇情MV等物料,導演和王凱、馬天宇等主演在廣州、海口、武漢、重慶等城市不斷路演等。
不過,既然合計3700多萬元的宣發費和票補款都是投資方所付,那投資方是否有權知曉這3700多萬元的具體用途明細?
“這個要看合同是怎么簽的,每家的風格不一樣,要看簽的是要對哪幾方透明化,如果沒有簽,對方給你看可能比較nice,但沒給你看也沒什么可說的,一般我們都還是會給看,也沒什么好瞞的,可能會在征求簽約方同意的情況下,同步給所有人”,一位業內資深宣發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表了一些個人看法。
事實上,關于電影品質與宣發作用的爭論從未停息。片方數落宣發方辦事不力,發行方往往抱怨片子不好就讓宣發背鍋(這種事也不少見)。曾有業內大佬總結,內容決定一部電影票房的上限,宣發決定了它的下限。一年上映800部電影,真正能夠打穿渠道的只有1%的頭部內容,剩下790部都依賴于宣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