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中國氣象局:我國已建成陸??仗煲惑w化綜合氣象觀測系統,能提前15天預測全國性重大天氣過程

2025-10-11 19:17:34

10月1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氣象高質量發展情況。我國積極構建氣象科技創新體制,探測裝備等實現自立自強,已建成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災害性天氣監測率持續提升?!笆奈濉逼陂g,氣象部門強化應急響應聯動,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可在1分鐘內送達。氣象預報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數值預報準確率不斷提升,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技術領跑,建成智能數字預報體系,預報準確率達歷史最好水平。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10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氣象高質量發展情況。

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在發布會上介紹,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笆奈濉睍r期,我國構建了氣象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著力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風云衛星、北斗探空、天氣雷達等探測裝備、技術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數值預報模式實現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技術等前沿技術與氣象融合應用不斷深入。

目前,我國已建成由9顆風云衛星、842部天氣雷達、9萬多個地面氣象觀測站組成的陸??仗煲惑w化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災害性天氣監測率提升到83%。“無縫隙、全覆蓋”的智能數字預報體系能提前3至7天預報區域性暴雨、高溫、寒潮過程,提前15天預測全國性重大天氣過程,提前6個月預測全球氣候異常事件。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攝

預警信息可在1分鐘內快速送達應急責任人

近年來,極端天氣多發頻發,在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等方面,氣象部門積累了大量經驗。

陳振林介紹,多年來,氣象部門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積極夯實基礎業務能力,不斷提高預報預測準確率,積極探索將科技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防災避險、賦能發展的實際成效;同時強化主動、互動、聯動,與各地區、各部門協同配合。

在深化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響應聯動機制方面,氣象部門致力于讓氣象預警更快速通暢地轉化為防御行動?!笆奈濉睍r期,各地將氣象災害防御納入政府綜合防災減災體系,不斷健全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

與此同時,氣象部門不斷推進氣象實況業務、精準預報業務和快速部署響應機制的有效銜接咬合,進一步固化上下貫通、區域協同、跨部門聯動的極端天氣應急聯防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建立了28個部委成員組成的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制度,建成了新一代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實現17個行業82種預警信息匯聚共享與快速發布,預警信息可以在1分鐘內快速送達應急責任人,高效支撐防災減災決策部署。

此外,氣象部門在實踐中探索建立了遞進式氣象服務模式,在時間維度上不斷細化,預報時效從季度到月、周、天,進而不斷精準到小時、分鐘;在空間維度上不斷聚焦,從大的天氣系統影響范圍,不斷聚焦到災害具體影響的鄉鎮、村和重點人群;在響應維度上不斷咬合,為各級黨委政府分時段、分區域啟動應急響應措施、實施精準防控,提供決策支撐,從而將極端天氣影響“最小化”,盡最大努力降低人員傷亡的風險。

目前,全國各省、市、縣氣象部門都已建立了高級別預警“叫應”機制。陳振林介紹,今年5月底6月初,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出現持續強降雨,多地發生滑坡、泥石流,當地氣象部門強化遞進式氣象服務,及時果斷“叫應”相關責任人,支持成功轉移避險3904人。同時,氣象部門還積極應用“閃信”等新技術,提升預警信息觸達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和發布、響應效率。

24小時城鎮晴雨預報和氣溫預報準確率達80%以上

天氣預報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笆奈濉逼陂g,氣象預報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哪些突破進展?

對此,國家氣象中心主任金榮花在發布會上介紹,氣象具有很強的科技屬性,在氣象預報領域,最核心的關鍵技術就是數值預報技術體系,這是氣象預報的“芯片”,也是氣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十四五”時期,氣象部門建立起自主可控的全球、區域數值預報技術體系,而且預報準確率穩定提升,數值預報北半球可用預報天數已從7.9天提升到8.1天,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與此同時,氣象部門緊盯人工智能氣象應用的前沿領域,充分發揮全國氣象科教融合創新聯盟作用,聯合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開發了人工智能氣象預報系列模型,與歐美發達國家共同領跑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技術。

此外,氣象部門還建成了“無縫隙、全覆蓋”的智能數字氣象預報業務體系,空間分辨率精細到全球5公里、全國1公里,重點區域達到了百米級,能夠支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應用場景的特色應用,使得數字氣象價值得到更充分的釋放,“百米級、分鐘級”的預報技術有力保障了重大活動、重大賽事和重大工程,更好地滿足了保障生命、生產、生活和生態的需求。

“比如,就大家日常生產生活所熟悉的常規預報而言,我們可以獲知,從臨近時刻分鐘到小時的‘出門要不要拿傘’,一周內‘有沒有暴雨、高溫、寒潮’這樣的天氣?!苯饦s花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氣象預報準確率也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暴雨預報準確率較“十三五”時期平均提升10%,月氣候預測水平提升2.3%,季節氣候預測水平也提升了5.1%。24小時城鎮晴雨預報和氣溫預報準確率達到80%以上。臺風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降到了最小62公里,持續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周逸斐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最新AV网站在线看 | 亚洲欧洲国产愉拍 |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 日本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