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2 20:49:34
每經記者|彭斐 陳晴 每經編輯|金冥羽 張益銘
一則突如其來的公告,將半導體與產品集成巨頭聞泰科技(600745.SH,股價46.48元,市值578.48億元)推上了風口浪尖。
10月12日,聞泰科技發布公告披露,公司旗下貢獻百億元營收的核心半導體資產——安世半導體(Nexperia),突遭荷蘭政府與法院的雙重限制。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下達部長令,要求安世半導體及其全球30個主體對其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等進行為期一年的“凍結”,不得進行任何調整。
緊隨其后,荷蘭當地法院應安世半導體三位外籍高管的緊急請求,裁決暫停聞泰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的董事職務,并任命一名擁有“決定性投票權”的獨立董事,同時將聞泰科技方面持有的幾乎全部股權交由第三方管理。
安世半導體作為全球領先的分立與功率芯片IDM(垂直整合制造)龍頭廠商,是聞泰科技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和業務核心。財報顯示,僅2024年,半導體業務便為公司貢獻了147.15億元的營業收入和22.97億元的凈利潤。
當日晚間,聞泰科技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聞泰科技作為安世半導體的合法股東,堅決反對這種不公正的待遇。公司將運用一切合法合規的手段,堅定不移地維護自身股東權利和公司利益。相信公正的法律和市場規則終將得到伸張,當前不合理的干預是無法持久的。
此外,聞泰科技方面呼吁各方應尊重商業規律和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共生關系,停止將企業作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棋子。一個碎片化、政治化的全球供應鏈,最終將損害所有參與者的利益。
聞泰科技隨后發表聲明稱,荷蘭政府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為由,對安世半導體實施全球運營凍結,是基于地緣政治偏見的過度干預,而非基于事實的風險評估。此舉嚴重違背了歐盟一貫倡導的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和國際經貿規則。公司對這種針對中資企業的歧視性待遇表示強烈抗議。
安世半導體個別外籍管理層試圖通過法律程序強行改變安世半導體股權結構,其訴求與荷蘭政府指令高度聯動,本質是借政治壓力剝奪股東權利、顛覆公司合法治理結構。公司對此類以“合規”為名、行奪權之實的行為予以譴責。
聞泰科技作為長期戰略股東,絕不會屈服于外部政治壓力。我們已啟動一切法律與外交途徑,要求:
荷蘭政府立即撤銷錯誤指令;
停止對中國企業的系統性歧視;
維護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開放與合作。
根據聞泰科技公告,荷蘭時間2025年9月30日,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政策部率先對安世半導體下達部長令(Order),明確要求安世及其下屬所有子公司、分公司、辦事處等全球30個主體,對其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等不得進行任何調整,有效期長達一年。
這道政令相當于將安世半導體的全球業務按下了“暫停鍵”,任何重大的戰略調整和資源調動都將受到嚴格限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部長令下達的第二天,即2025年10月1日,安世半導體的內部管理層出現了變動。
聞泰科技公告顯示,公司的首席法務官、首席財務官和首席運營官三位外籍高管,聯合向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法庭(以下簡稱“企業法庭”)提交了對公司的調查與采取臨時措施的緊急請求。企業法庭反應迅速,未經庭審便直接下達即時生效的緊急措施,其中包括暫停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擔任安世半導體控股公司執行董事及安世半導體公司非執行董事的職務。
經過荷蘭時間10月6日的庭審,企業法庭于10月7日正式做出裁決,將臨時措施進一步“加碼”并延長至案件調查完成。
裁決核心內容包括:暫停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控股的非執行董事和安世半導體的執行董事職務;任命一位獨立于安世的企業法庭指派的外籍人士擔任安世半導體控股及安世半導體的非執行董事,擁有決定性投票權;將安世半導體的所有股份(減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給稍后指定并公布的人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安世半導體是聞泰科技在2019年斥巨資收購的核心資產,早已成為公司最重要的業績支柱。上述一系列操作,對聞泰科技而言無異于“釜底抽薪”。
根據聞泰科技2024年年報,半導體業務(即安世業務主體)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排名第三,在中國市場連續多年穩居第一,尤其在汽車半導體領域更是全球龍頭之一。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該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高達147.15億元,凈利潤22.97億元。
而在最新的2025年半年報中,半導體業務依然是公司在剝離產品集成業務后聚焦的核心,上半年實現營收78.25億元,同比增長11.23%,凈利潤12.61億元,同比增長17.05%,是公司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如今,對這一核心資產的股東權利被限制,創始人被排除在決策層之外,無疑將對公司的合并報表和未來盈利能力構成嚴峻挑戰。但荷蘭方面的雙重限制,已對安世半導體的正常運營構成立即性挑戰。
聞泰科技在公告中坦承,盡管安世的日常經營仍在持續運轉,但受上述事件影響,短期內將面臨“決策鏈條臨時變更/延長、資源配置靈活度下降等情況,可能會對企業運營效率形成一定影響”。
更深層次的危機在于對公司控制權的動搖。企業法庭的裁決導致聞泰科技的香港子公司裕成控股暫時失去了對安世半導體幾乎全部的控股股東權利(如治理權和投票權等),公司公告稱“對安世的控制權暫時受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聞泰科技強調公司的經濟收益權仍不受影響,但在創始人被暫停職務、擁有決定性投票權的外部董事入駐的背景下,聞泰科技對安世的戰略規劃和日常經營還能施加多大影響力,已成為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聞泰科技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并在復牌公告中披露了三方面的應對措施,力圖展開“自救突圍”。
首先,穩定內外部經營環境是當務之急。聞泰科技表示,正“積極與供應商、客戶保持密切溝通,全力維系員工隊伍、生產秩序和銷售渠道的基本穩定,緩解外部沖擊”。考慮到安世半導體在全球擁有超過2.5萬家客戶,其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工廠遍布多地,維持這條龐大供應鏈的穩定至關重要。
其次,尋求法律途徑成為必然選擇。聞泰科技稱,“公司正在積極與國際律師事務所團隊溝通法律救濟方案及手段,將采取一切行動,最大限度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
此外,聞泰科技也在積極尋求政府支持。公司在公告中提到,已“主動對接政府相關部門,爭取支持”。
盡管聞泰科技已明確應對方向,但公司仍在公告中審慎提示,“考慮到上述事項存在眾多外部因素,不排除不可抗力、系統性風險或突發性事件的可能”,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聞泰科技股票及可轉債于2025年10月13日復牌,市場將如何評估此次“黑天鵝”事件的沖擊,聞泰科技又能否在這場突圍戰中收復失地,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記者|彭斐 陳晴 ??
編輯|金冥羽?張益銘?杜恒峰
校對|許紹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nbd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