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9 19:36:24
羅伊?澤扎納(Roey Tzezana)博士來到中國成都,通過多場演講,為大家詳細剖析了未來科學的魅力,勾勒出AI和區塊鏈技術廣泛運用的未來世界的輪廓。
每經記者|楊棄非 每經實習記者|黃名揚 每經編輯|官遠星
張建 攝
他,羅伊•澤扎納(Roey Tzezana)博士,全球著名智能和未來學家。
他,曾任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商學院未來研究項目學術總監,在全球多所大學和學院任教,目前是布朗大學人類中心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員。
他,是多個未來研究項目的高級學術顧問,比如世界未來學會,千禧年項目等。
他,是多個創新企業的科技顧問,尤其是區塊鏈領域。
他的著作《引領未來》現已成為暢銷書,吸引了以色列公眾對高科技對未來社會影響的關注。
從《西部世界》里有血有肉的人工智能(AI),到《黑鏡》里對科技發展過程中挑戰人類認知底線的倫理反思,對于人工智能的了解,大多數人已不再只停留于電影情節或科幻小說。
AI似乎正一步步走進現實世界。無論是“戰無不勝”的Alpha Go,電話預約理發的谷歌助手,還是日益沖擊華爾街的資管機器人……AI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和暢想的對象。
恰逢此時,全球著名智能和未來學家羅伊•澤扎納(Roey Tzezana)博士來到中國成都,通過多場演講,為大家詳細剖析了未來科學的魅力,勾勒出AI和區塊鏈技術廣泛運用的未來世界的輪廓。
人工智能+區塊鏈,應用前景廣闊
人工智能就是機器人?區塊鏈僅應用比特幣?
羅伊博士身兼未來學家、企業家和分析師等多重身份,曾在全球多所大學和學院任教。同時,他還是多個未來研究項目的高級學術顧問、多個創新企業的科技顧問,為包括英特爾,IBM,易趣網,微軟,普華永道等幾十家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目前,他是布朗大學人類中心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員,研究關注的正是AI和區塊鏈領域。
在采訪中,他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形象地為我們舉例講述了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前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結合,將變成一個‘天使’般的存在”。
例如,他提出人工智能可以同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結合,應用于大健康行業。“比如一件衣服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搜集的人體數據上傳至基于區塊鏈儲存的云端,這樣的結合,使無法更改數據的‘云端’可以時刻檢測著人們的身體狀況。”他設想,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許人們在感到身體不適前就已經被提醒就醫。若如此,“耽誤最佳治療時機”的狀況將能大幅度減少。
又比如,兩項未來技術的結合還能被廣泛運用于公共治理。他舉例道,“當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被廣泛運用,人們在購物時的每一筆交易可能就能自動上傳到云端并被儲存分析。這樣無論是交稅還是貸款,云端的‘數據’能檢測人們的行為。”
實際上,正如羅伊博士所說,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正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有眾多的應用空間。
以我國為例,《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陸續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政策,著力推動機器人產業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表示,隨著美國《國家機器人戰略計劃》的推出,近年來北美機器人市場銷量不斷創造高。而意大利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主席、歐盟委員會顧問Rezia Molfino也指出,歐盟對于機器人的重視程度也正與日俱增,包括《地平線2020計劃》在內的很眾多相關協會相繼成立。
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春天,正一步步臨近。
提防技術掌控生活
有觀點認為,雖然目前生活中許多可見的科技產品,都被冠以AI之名,但人工智能就其本質而言,是對人思維信息過程的模擬。
在羅伊博士看來,相較于“舊AI”,“新AI”不局限于程式化任務、不再與人類有嚴格的隔離感、“機器”之間不再是各自獨立而是高度關聯、將極富創造性、甚至能夠和人類共情等。
在未來,這樣的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
針對這個問題,羅伊博士表示其實從技術角度,他并不擔心科幻電影中“接管世界、與人為敵”的狀況出現。“因為無數的技術人員都時刻掌握著‘機器’的命門——代碼”。相比而言,他更擔心人們自己因為“技術”而毀掉自己的生活。
他拿社交網絡舉例, “一方面,社交網絡確實使人們的聯系更加高效低耗。但另一方面,社交網絡似乎也正導致越來越多的網絡暴力、隱私侵犯等問題。”因此,羅伊教授警告,我們對于技術的發展必須謹慎。
他預測,在未來的十年,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記錄每個人基因信息的數據庫也將快速完善。屆時,得到個人基因信息,將如尋找社交網絡上的個人信息一樣越來越容易和廉價。
這些,都不是科幻和憑空想象,而是基于技術發展的預測。正因為如此,他強調再三:“我們一定要時刻謹記,技術的本質是服務于生活,而非掌控生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